正文 第3章 認識篇 (3)(1 / 3)

2. 缺乏創造性。創造性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也是一切工作取得成就的根源。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他們一開始就順著別人的思路前進。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別人是怎麼做的”,而不是“我應該有什麼突破”,他們最後的行動,也不過是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麵,最多是在別人的道路上延伸一點。而成功者恰好相反,他們在看到別人做了什麼的時候,更看到了別人沒有做什麼。別人走過的路,他們不屑去走。

如果你要成功,就應該朝新的道路前進,而不是跟隨別人的腳步,隻有先聲奪人,出奇製勝,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3. 怠慢朋友。一般來說,不成功的人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就是喜歡討好和巴結那些對自己並沒有多大幫助的人,而怠慢與自己關係十分友好的人。其實,成功的人都十分珍視友情,總是厚待朋友,而失敗的人往往把朋友看得可有可無。實際上,和誌同道合的積極的人做朋友會有助於成功,因為有了取得成功的人的指引,會少走彎路。麵對困難和超出自己能力的事,需要朋友的指引和支持。在你遭遇挫折的時候,哪怕是朋友的一句鼓勵的話也是很有益處的。

4. 怨天尤人。失敗者往往對自己的前途失望悲觀,他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和所處的環境,總以為周圍的人又虛偽又愚蠢,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又把自身的失意和無聊傳染給周圍的人。他們總是在向他人表述自己對生活已經喪失了信心,認為自己沒辦法幹得更多更好。在他們的潛意識裏,總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他們不明白,抱怨除了能澆滅信心,不會對成功產生任何積極的作用。

5. 穿著打扮不當。“如果你穿得成功,那你一定也會感覺成功,如果你感覺成功,你最終就會成功。”這是美國熱播的商業真人秀《飛黃騰達》中的唐納德·杜林普所說的商業真理。

的確,在今天的社會裏,衣著的作用已經不隻是遮體保暖,穿著的成功會有助於你事業上的成功。這不是危言聳聽,在現實生活中,盡管很優秀,但因為不懂穿著而失去機會的也大有人在。

有這樣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士,她個人很優秀,無論從經驗還是從業務素質上,都可以算得上出色。有一次朋友介紹她去一家有名的公司麵試,這家公司一直以其良好的家族形象為驕傲。可是,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女士竟然穿著短褲和T恤衫以及高跟涼鞋去參加麵試,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6. 言行不恭。蘇珊·海爾巴赫-格羅塞說:“在會議開始後3-5分鍾,我們對一個人的看法就已形成。”這印象55%來自身體語言、衣著、氣味,38%來自聲音,隻有7%來自這個人談話的內容。從某種角度來說,言行也是一種成功的資源,而那些不注意自己言行的人往往會成為失敗者。他們待人接物粗魯無禮,言行讓人難以接受。他們不能按時赴約,不會很得體地對別人饋贈的禮物表示感謝,也不會為自己的傲慢和錯誤進行道歉。

7. 無謂的爭論。失敗者總是喜歡與人爭論不休。也許他會以為,朋友和同事會被他的精幹和聰明所深深打動,會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實在是大錯特錯了。有時候有的問題不需要爭論,因為它毫無意義。與其浪費時間和感情在這上麵,倒不如想想該如何改進之後的工作。

雷伯恩是美國參議院一位享有盛名的發言人,他曾說過:“如果你想與別人相處融洽,你最好是讚同別人的意見。”他的意思並不是要你毫無原則地附和別人,而是說別在喋喋不休惹惱別人的同時,又希望人家來幫助你,因為事務纏身的人不喜歡為那些無謂的爭辯去浪費時間。

8. 自欺欺人的幻想。不成功的人在生活中總喜歡自己欺騙自己。如果僅僅是對別人不誠實,那這個人至少在物質方麵還有可能達到目的。但如果這個人連對他自己都談不上誠實,那他在人生路上的進步就一點也別指望了。

以上的壞習慣其實是對成功最大的阻礙,所以說,好的習慣要養成,這樣的壞習慣要及早摒棄,否則,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益處。

掙脫壞情緒的桎梏

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敵人其實並不是缺少機會或是資曆淺薄, 成功的最大敵人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製。凡是成功的人,都是情緒的主人,都不會輕易讓自己被情緒所擺布。

一個人的成功,20%依賴智商,而80%依賴情商。會控製情緒就是好情商的一種表現。要想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順利,就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