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完美實現,做最出色的自己(1 / 3)

完美不能實現,卻可無限接近

誰都渴望完美,但誰也無法把它占為己有。你在刻守那份完美的同時,就已經是完全的不完美。世上本沒有完美,但我們可以無限接近完美。

一把鏡子經曆過這樣的事:一天,完好無缺的它在下坡路上行走,由於自己是圓的,它滑得非常的快,它左瞧瞧,右看看,但沿途有些什麼它渾然不知。一不小心,它碰到了一塊山石,把它美麗的邊緣給磕碎了,它氣急敗壞,大罵了那山石一通,可也沒辦法,就自己走了。一路上它都悶悶不樂,無心想其他,做其他。突然路邊的小草對它說:“你別這樣傷心,你還能走,多好啊!你看我隻能在這裏,要出去就活不成了,雖然你不那麼好看了,雖然你的行動更慢了,但是你能看到的風景不是更多了嗎?”

鏡子聽了這樣的話,心裏還是不痛快的,隻是試著去看沿途的風景。它沒有想到,沿途竟然有那麼多新奇美麗的東西,它看到了高高的山,魁梧的樹,美麗的花兒,綠油的小草,還看到了林裏的兔子,屋邊的小狗,還有可愛而忙碌的人兒……它大吃一驚,原來路上會有這麼多的東西!以前它行路匆匆,根本無心這些,現在看來,他們都是多麼的美好啊!它感歎著:“我真的不想再離開了!”路邊的小草又對它說了:“感歎吧?!你的不完美給你帶來了這麼多的美的東西。”小草又說:“但是你可不能因為留戀這裏而忘了自己要到達的目的喲,那你的不完美就沒有價值了。”

小草的話讓鏡子有些難堪,但卻讓它想清楚了自己的路。

人可以不完美,隻要力行完美就好。完美隻會驕慣於此,樂行其中。驕縱便不能知其弊,而善改之。

沒有人十全十美,也沒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我們能保證的就是努力做到完美。如果你沒有缺陷,你不知道那份痛苦,如果你沒有嚐試承擔做錯的後果,你永遠無法體會成功後的收獲。如果你不從小長到大,你永遠不知道這個過程的美好。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活在他的象牙塔,可是每一個人卻不得不經曆社會。

在美國西雅圖的一所著名教堂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師——戴爾·泰勒。有一天,他向教會學校一個班的學生們講了下麵這個故事:

有一年冬天,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拚命地逃生,獵狗在其後窮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陣子,兔子跑得越來越遠了。獵狗知道實在是追不上了,隻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氣急敗壞地說:“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

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辯解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呀!”

而兔子帶著槍傷成功地逃生回家後,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隻獵狗很凶呀,你又帶了傷,是怎麼甩掉它的呢?”

兔子說:“它是盡力而為,我是竭盡全力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竭盡全力地跑,可就沒命了呀!”

每個人都有極大的潛能。正如心理學家所指出的,一般人的潛能隻開發了2%-8%左右,像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大科學家,也隻開發了12%左右。一個人如果開發了50%的潛能,就可以背誦400本教科書,可以學完十幾所大學的課程,還可以掌握二十多種不同國家的語言。這就是說,我們還有90%左右的潛能還處於沉睡狀態。誰要想出類拔萃、創造奇跡,僅僅做到盡力而為還遠遠不夠,必須竭盡全力才行。努力向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才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工作中,安於穩定的收入和不錯的職位,沒有想過自己的工作是否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自己是否應該去追求更完美一點的生活。

人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缺,但是完美完全可以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同時,要求自己向著盡善盡美的境界努力。這是人類精神的永恒本性。

對於我們而言,順其自然是平庸的表現。平庸是一個人選擇的最後一條路。為什麼可以選擇盡善盡美時我們卻總是選擇平庸呢?如果一個人總是順其自然的話,那麼他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功。盡職盡責,盡善盡美,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用一生去追求的境界。

其實,隻要你把目標定得高一些,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一點,做到最好並不難。

在賓夕法尼亞的山村裏,曾有一位出生卑微的馬夫,他後來竟成為美國一位著名的企業家,他那驚人的魄力、獨到的思想為世人所欽佩。他就是查理·斯瓦布先生。年輕的朋友們,如果你要學斯瓦布先生,請記住他的成功秘訣:他每得到一個位置時,從不把月薪的多少放在心裏,他最注意的是把新的位置和過去的比較一番,看看是否有更大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