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俄羅斯文壇上的一匹“黑馬”(1 / 3)

受20世紀50年代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末俄羅斯後現代主義文學產生和發展。俄羅斯後現代主義文學在發展進程中經曆了60、70年代“地下期”、80年代“公開期”和90年代“鼎盛期”三個階段。以索羅金為代表的俄羅斯後現代作家借鑒西方後現代主義的“解構”、“重構”策略及其詩學手段,結合本民族曆史、文化和心理機製,表述本民族某種思維模式和心態,反映當下俄羅斯人的生活方式、俄羅斯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以期表達作者對人、對社會、對世界的看法。“解構”和“重構”成為俄羅斯後現代小說發展進程中主要的文化對抗策略,由“地下期”解構一元化意識形態和極權話語,重構人的個性價值,到“公開期”消解“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審美體係,重構新的審美理想世界,再到“鼎盛期”全麵解構文化傳統,重構以人的個性價值為主的新文化理念。從解構一元化意識形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核心因素的蘇聯官方文化“神話”到整個俄羅斯文化傳統,從局部的生命個體到整體的國家、民族,“解構”和“重構”的理念在俄羅斯後現代作家的創作過程中發生著重要轉換,承載著不同的功能。在消解、拆解、組裝等解構、顛覆的遊戲過程中,以索羅金為代表的俄羅斯後現代作家一邊拒絕接受既往文化所提供的固定思維模式、語言風格、創作範本,拒絕接受任何意義和價值規範,懷疑傳統人文精神、人文理想、人文秩序和道德價值,實施文化顛覆和消解;一邊卻又表達在解構的廢墟上重建人類和諧社會新文化理念的強烈願望。他們借鑒西方後現代主義藝術手法解構俄羅斯文化傳統的同時,又推崇本民族的美學思想,使得俄羅斯後現代主義小說既具有對世界文論的開放性,又具有對本土傳統的繼承性,彰顯出俄羅斯後現代主義文學的本土化詩學特征。

索羅金的創作正是在這樣的後現代文化語境下進行的。他將“解構”和“重構”作為基本的文化對抗策略,借此表達後現代“反文學”、“反文化”意願。“解構”和“重構”就成為他小說創作的取向和基本的敘事模式,始終貫穿在他的整個文學創作中,顯現在小說文本的各種敘事範式(形態)裏。

索羅金無論是作為莫斯科“概念派”、“流行藝術”藝術的代表,還是作為“反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藝術”於的代表,他成為俄羅斯後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性作家之一,始終活躍在俄羅斯後現代主義文學發展進程的各個階段,是當代俄羅斯文壇上不容輕視的作家。可以說,沒有索羅金及其作品,俄羅斯後現代主義文學乃至當代俄羅斯文學史就不完整,就會失去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光彩。

弗拉基米爾·格奧爾吉耶維奇·索羅金是當代俄羅斯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他是“地下文學”中“莫斯科概念派”的代表、俄羅斯後現代小說家、俄羅斯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俄羅斯筆者俱樂部”成員。1955年8月7日,索羅金生於莫斯科州貝科沃鎮。1977年他畢業於莫斯科古布津石油天然氣學院,進入《換班》雜誌社工作。工作不久,因拒絕加入共青團索羅金被雜誌社開除。之後,他開始從事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裝幀設計、繪畫工作,曾多次參加國內外藝術展覽會。

索羅金是個多產的後現代作家。十四歲時,他首次發表兩部短篇小說《黑琴雞的生活》、《蘋果》,出現了科幻—浪漫和性幻想的主題,為他後期小說的創作做了鋪墊。70年代初,他參加“地下文學”的“莫斯科概念派”藝術小組。1972年他發表詩歌《告別夏天》。受西方超現實主義流派的影響,索羅金一度放棄文學創作,轉向流行繪畫藝術。在二十歲之後,他開始大量地閱讀後現代哲學家德裏達、福柯、德勒茲和瓜塔裏的著作。後現代哲學家們的無神論觀點和自信使他失望,也激發了他的文學創作欲望。他思考權力、惡、暴力、意誌等問題。為了探究這些問題的本質,1977年,他開始小說和劇本創作,以獨特的文學創作方式回答這些問題。他作品中怪異、荒誕、諷刺、模擬性的內容,新奇、陌生化、極端的解構藝術手法,一開始就為蘇聯當局所不容,難以在蘇聯官方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隻能由國內外非官方的“私人出版社”和“域外出版社”出版,流傳於蘇聯境內的“地下”。80年代初,索羅金已成為莫斯科“地下文學”的知名作家。其作品荒誕、諷刺、消解蘇聯社會文化現象的內容以及怪誕、陌生化的“多聲部”的藝術手法,引起了國外評論界的關注。80年代中後期,他的作品很快被譯成德、法、意等語言,陸續在國外發表。德國出版了他的五部小說和劇本。1985年,法國巴黎雜誌選發了他的六部短篇小說,法國巴黎“句法”出版社首次出版了他的長篇小說《排隊》和劇本《餃子》。之後意大利也出版了他的作品。小說《排隊》在法國和意大利出版,引起蘇聯克格勃對索羅金的關注,克格勃與索羅金之間進行了不愉快的“談話”,並開始對他進行“體恤式的監視”。直到1986年戈爾巴喬夫的“公開化”改革之後,這種“不愉快”的“監視”才被徹底解除。1989年,索羅金首次在蘇聯裏加的官方雜誌《源泉》第11期上發表短篇小說。之後,他的作品頻繁出現在俄羅斯的《第三次現代化》、《米基雜誌》、《電影藝術》、《新文學學報》雜誌以及《世紀終結》文學叢刊上。索羅金本人及其作品開始進入俄羅斯讀者的視線,引起蘇聯文學評論界的關注。1990年、1992年劇本《餃子》和小說《排隊》先後刊登在《電影藝術》雜誌上,在俄羅斯一度引起人們的熱議。1992年,莫斯科“俄羅斯文學出版社”出版他的短篇小說集《第一個星期六義務勞動》,收入了作者1979年至1984年間發表的作品,該小說集於1998年由莫斯科“阿德-馬爾吉尼奧姆”出版社再版,共兩卷。1994年,莫斯科“三個鯨魚”與“Obscuri Viri”出版社合作首次出版長篇小說《定額》、《羅曼》。1994年,在莫斯科文學叢刊《世紀終結》第5期上首次刊發長篇小說《四個人的心》。1995年,莫斯科“魯斯蘭·埃裏寧”出版社首次出版長篇小說《瑪麗娜的第三十次愛》。1999年,莫斯科“阿德-馬爾吉尼奧姆”出版社首次出版長篇小說《藍油脂》。2000年出版小說集《盛宴》,2002年出版小說集《狙擊手的一個早晨》、劇本《莫斯科》、長篇小說《冰》,還出版了《弗拉基米爾·索羅金———31三卷本作品集》,該作品集囊括了之前出版的所有中短篇和長篇小說。莫斯科紮哈羅夫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長篇小說《布羅的道路》和《23000》(2005)、短篇小說與劇本和歌劇劇本合成的集子《4》、中篇小說《禁衛軍的一天》、劇本《資本》。莫斯科“阿斯特萊裏”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糖製的克裏姆林宮》、中篇小說《暴風雪》、短篇小說集《單克隆》。除此之外,索羅金還與俄羅斯劇作家合作創作了許多劇本。索羅金作品中的科幻—浪漫的想象力、繁雜的引文、荒誕和戲仿的內容、怪異的藝術手法等,使索羅金成為俄羅斯後現代主義文壇上一顆耀眼奪目的明珠,一個文學“時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