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1 / 2)

“索靈局”成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1970~1979),即1971年,成員由一批超自然靈異研究學者組成,專職探索解密古今中外各類未解靈異事件,分局遍及全國各地,總局所在至今不詳。

它不同於你了解到的,或所認知的任何組織與研究機構,它隻是默默地隱存於世間,追尋一些真相,僅此而已。

“索靈局”行事神秘,研究資金來源仍是一個謎,據傳它的前身(索靈門)可追溯至先秦時期,乃至更早,整個組織所擁有的財富自然也就富可敵國。

目前,局內成員早已融入了這個和平社會,涉及各行各業,或許你身邊的某人就是其中一員。研究局致力於解開科學界所有超自然靈異未解之謎,抽絲剝繭,隻為更進一步地撥開這顆蔚藍色星球下所縈繞的一切神秘麵紗。

這個神秘的研究機構所掌握的靈異信息與一些地外新新科技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他們一直都在不斷探索,不斷追尋曆史背後掩藏的真相,我就是在這“索靈局”成立的第二年初夏加入的。

到了這裏,有人會問了,既然那麼神秘的研究機構,你憑什麼資質進得去,況且你透露這些信息不怕組織找你麻煩?

當然呢,我敢說出這些,就一定有我的原由,目前我已位居高職,至於何種職位,在此不作多詳談。我所見過的一切超乎大家的想象與認知,關於我剛步入研究局,然後一路走到現在,所經曆過的重重磨難與詭異見聞,我與大家共享一番亦無礙,畢竟有些神秘事件的離奇程度,讓人如魚梗在喉,不吐不快。

話說加入這個組織是我夢寐以求的,我尋找了它很多年,直到那年結識了一位友人,經過他的介紹,我最終被審批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故事還得從那年“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奇遇說起。

維語中“塔克拉瑪幹”為進去出不來之意,引申一點便是“死亡之海”,由此可見處於塔裏木盆地腹地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環境惡劣,危機四伏。

無論是肆虐的塵暴還是毒人的烈日,在那片黃沙之下掩藏著驚人之秘是世人所趨之若鶩的。那年初夏,一則沙漠怪魚的新聞在一個名為“柏維”的鎮子炸開了鍋。據幸存的駝隊夥計吐露,他們的駝隊原本想要沿著沙漠的邊緣區域去到另一個鎮上輸送草料,然而卻誤入了沙漠腹地,隨後經曆了一係列特別離奇的事,當然怪魚隻是其中相對於微乎其微的一件。

世事或許就是那麼遇巧,這件事發生的當天,我正在那鎮子上,然而我聞訊趕至時,那名夥計卻已被一幫神秘人給帶走了。緊接著,鎮上的人為此事頗為震驚,議論的聲音沸騰於街巷,紛紛揚言去沙漠中尋找那條怪魚,但直至日落西山,人們都未采取任何行動。那幾年,塵暴比現在狠多了,去那裏尋找怪魚簡直是自取滅亡,拿一句老話說,叫得越大聲的犬,它並不咬人。雖然在這裏比喻顯得有些不當,但事實就是那樣,人都有畏懼死亡的心理。

我出現在那個鎮子絕非偶然。我早就提前一個月來到了那裏,雖然還不大適應那裏炎熱的天氣,也不得不裹上厚厚的綢衣避免曬傷,那渾身如火灼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

我之前就想要去沙漠腹地找一些東西,無奈找不到一個願意陪同的向導,當地人最不缺的就是“錢”,白天街道邊雖有小販賣點哈密瓜,西瓜以及香瓜,但更多的是滿地的玉石和陶罐在售賣。玉石和陶罐是從沙漠中淘來的,但是需要付出極高的代價,這或許就是這個鎮子老齡化嚴重的原因,年輕人都去淘沙,少則七日歸來,多則幾月,甚者直接葬身在沙海。

這些人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生存,當時無耕地,整個鎮子方圓幾裏難見得一點綠色,因此內地人常常運水和牛羊去換取那些玉石和陶罐。玉石的價值雖然可以換取更多的水和食物,但是對於當地人來說,水和食物才是最暢通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