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前言後記之類的東西,錢鍾書先生曾經這樣說:大不了一本書……
在他老人家那裏是大不了一本書;在我這裏:“這可是一本書啊!”出書於我等無名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等寫的東西不“那樣暢銷”。
出我等寫的東西的人需要勇氣並承擔風險,因此稿子被接納,我等是心懷感激的。
假如不是百花文藝出版社和高為編審的鼓勵和賞識,這本小書仍然會處於散稿的狀態,無從彙成集子的。
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供職,本應多寫些高頭講章的,卻盡寫些雞零狗碎的東西。講好聽一點,這是個人風格。
美國研究所三任所長資中筠教授、王緝思教授、黃平教授對我的不成器都“法外開恩”地采取了寬容的態度,由我自己決定寫作治學的方式。這是我十分銘感的。如果沒有他們開闊的眼界,我這些小文章得另謀“生路”。
2011年恰是美國研究所建所30周年的年份。我謹以此小小的禮物表達我的心意。在我學術成長的過程裏,美國所於生活和學業都益我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