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每天進步一點點(1 / 2)

山本穀美在世界船王丹尼爾·洛維洛的日本分公司裏擔任油輪總設計時,就因為自己像家哈佛大學很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那裏的學生在學校時就熟悉各門學科相關書籍。在圖書館裏,要從汗牛充棟的藏書中,挑出幾部最有價值的書以供閱覽。這種獲取知識的能力,對人的一生都是很有用的。其實,這種學習的能力就是一種情商。具備這種情商的人,做起事來更容易成功。而不注重這種情商培養的人,可能就會被淘汰。

畜一樣自我設限而慘遭淘汰。當時,批量化生產已經開始在工業領域中嶄露頭角。批量生產相對於以前的手工製作,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但能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還能將產品成本降到最低。然而,山本穀美就像當初他第一次製作油輪時那樣,按照傳統方法沒日沒夜地苦幹。他的思維還沒有擺脫手工製作的窠臼——隻是作為一個油輪愛好者那樣製作,而不是作為生產商去生產油輪。

公司其他管理人員也發現了這一點,對他提出了善意的忠告,但是自我設限的山本穀美根本聽不進去,而是固執地一條道走到黑。

經過300多個日夜的拚搏,丹尼爾·洛維洛油輪製作公司的第一艘油輪終於和大眾見麵了。這艘油輪樣式高貴,裝飾豪華,運載量很大。隻是由於價格昂貴,加上長達一年的漫長製作和等待,公司沒有顧客上門。其他管理人員再次強烈要求山本穀美采用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經營思路,但山本穀美堅持認為油輪就應當是純手工製作。隨著管理層矛盾的日益激化,船王丹尼爾·洛維洛不得不親自來處理這樁內部矛盾。最後,丹尼爾·洛維洛隻好將山本穀美解雇。

山本穀美錯在哪裏呢?錯在他的自設陷阱!一個人思想僵化、呆板到如此地步,怎麼可能不失敗呢?職場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絕非一個吃老本的地方,要活到老、學到老。對所有員工而言,要麼你好好地做,好好地學,否則就拱手讓賢。

“資深”員工不要倚老賣老、妄自尊大,否則很容易被淘汰出局。那時候即使你是總裁眼前的紅人,他也會為了公司的利益,舍你而去。中國台灣的資深音樂人黃舒駿在這方麵就感受頗深。處在流行工業最前線的唱片圈10年來,每年都有前赴後繼的新人,以數百張新專輯的速度搶攻唱片市場,稍不留意就被遠遠地拋在後麵。黃舒駿覺得:“老不是最可怕的,未老已舊才是最悲哀的事。”所以,麵對推陳出新的市場,不斷學習和創新才能不被拋出軌道,“我是個容易憂慮的人,每天都覺得自己不行了”,這樣的憂慮是進步的動力。所以,不懈怠的學習,才是百戰百勝的利器。在職場上奮鬥的人積極主動地學習尤為重要,因為他們缺少充裕的時間和全身心的專注,以及專職的傳授人員。要想摘取勝利的果實,就要從以下幾方麵著手,做到每天進步一點點。

首先,要在工作方麵不斷成長。工作是我們實際工作的首要課堂,要想在當今充滿競爭的商業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學習不斷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找到創新的思路和有利於提升效率的信息。

年輕的彼得·詹寧斯是美國ABC晚間新聞知名主播,他雖然連大學都沒有讀完,卻能把工作當成第一學堂,最終有所成就。最初他當了3年主播後,毅然決定辭去人人豔羨的主播職位,決定到新聞第一線去磨煉,幹起記者的工作。他在美國國內報道了許多不同路線的新聞,並且成為美國電視網第一個常駐中東的特派員,後來他搬到倫敦,成為歐洲地區的特派員。經過這些曆練後,他重又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時,他已由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夥子成長為一名成熟穩健又廣受歡迎的記者。

其次,要努力爭取培訓的機會。為此你要了解企業的培訓計劃,如周期、人員數量、時間的長短,還要了解企業的培訓對象有什麼條件,是注重資曆還是潛力,是關注現在還是關注將來。如果你覺得自己完全符合條件,就應該主動向總裁提出申請,表達渴望學習、積極進取的願望。總裁對於這樣的員工是非常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