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子過獎了,此乃世人謠言,不足為信。”馬良笑了笑,謙虛道。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冬瓜臉的青年走出,衝著劉修作揖道:“既然三公子來了,不如與大家一起到舍下把酒言歡,舍下已備好酒宴,就等諸位入席了。”
此人乃蒯越之子蒯均,蒯族乃荊楚大族,其族長蒯越乃族長,和蔡瑁一樣,是劉表的左膀右臂,深的劉表的信任,而蒯均經常隨父出入州牧府,所以劉修到也見過幾次麵。
“恭敬不如從命。”劉修也是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一個賤婢所生之子,有什麼資格入席。”就在這個時候劉琮不滿的嘀咕了一句,臉上滿是不屑。
所有的人在聽到這句話之後都是臉色一變,十分的尷尬,唯有劉修麵色如常,不予劉琮計較,在劉修看來劉琮也不過是個可憐蟲而已,即便現在有蔡瑁撐腰,但也隻是個傀儡,等到曹操大軍一到,還不是屁滾尿流的開城投降,最後被曹操毒殺。
這讓其他人對劉修更加的高看了一等,能夠寵辱不驚,顯得頗有風度,而大家對於劉琮的表現就十分的不嗤了,好歹劉修也是你的同父異母兄弟,怎麼能如此重傷呢,有違綱常。
見到劉修從自己身邊走過,一臉淡定,直接無視了自己,劉琮心裏十分的惱火,不過他也知道自己身為州牧大人的二公子,也是要注意自己身份的。
一群人來到蒯均家中,酒宴早已準備好,眾人分別落座,本來是沒有劉修的份的,這次是個意外,所以臨時增加了一桌子酒菜,在劉修的要求下,桌子就加在了馬良的身邊。
而劉琮作為州牧的二公子,自然被排在了坐首之位。
荊州政治穩定,百姓安居,社會繁榮,所以這群公子哥並沒有感覺生活在亂世之中,整天飲酒作樂,坐而論道,誇誇其談,享受著祖上的庇蔭。
在馬良的介紹下,劉修對在場所有的人終於是有所了解,這些人全部都是荊楚世族名門的青年才俊,有些人沒有在三國史上留名,劉修也是第一次聽到,有些就比較知名了,比如馬謖,乃是馬良的五弟,這次也在其中,坐在馬良之側,楊儀,那個深受諸葛亮器重的蜀漢重臣也赫然在列,習禎,雖然曆史上對此人的描寫較少,不過曆史上有句話評價此人,“名亞龐統,而在馬良之右”,說明此人的名氣比馬良都大。
“不虛此行啊,要是能把一兩個拉上自己的賊船,那就太好了,對於自己以後的發展絕對是一大助力。”劉修在心裏想道,不過劉修也知道隻能想想而已,畢竟自己名聲不顯,又什麼實力,別人憑什麼投靠你啊,現在最好是乘機先搞好關係,等待時機。
“自黃巾作亂,群雄並起,已有二十餘年,各位認為何人可為當世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