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其後,國內出貨量排名第三的花都照相機廠也推出對應產品,卯足勁頭,勢必要和老二鳳凰光學一較高下,至於海鷗,似乎正在打算和日本合作,要引進相機生產線,並宣稱正在打造自己的相機係統。
各大廠商共用卡口,好處在於不同廠家的機身和鏡頭可以通用,隨著“太康”第一款頂級口15機身發布,以及蔡司、梅耶兩係列高端鏡頭發力,瞬間引爆國內市場。
攝影圈的有識之士都明白,未來的國產相機,那必定是卡口為主。
情況反映到相機市場的銷售數據,此時單反相機客戶采購機身的時候,幾乎清一色都轉向口,老型號的機型、鏡頭出貨量暴跌,隻有旁軸這種主打便攜、輕便的產品還沒受到口衝擊,但想來也為時不遠。
在“太康”發布首款卡口頂級15膠卷相機同時,一起迎來更新的產品,還有蜀航最為人所熟知的數碼相機係列。
“樞”數碼雙攝首次迎來改款,得益於S成像技術進一步發展,采用最新的0.7微米工藝,彩色S傳感器達到60萬像素之多,而黑白傳感器則高達40萬像素,配合更為強大的專業數據合成軟件,成像效果清晰,用於影樓證件照領域,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
而由於這款相機通常都是固定起來直連電腦,原本蜀航打算配備IB公司生產的微硬盤存儲照片數據也沒必要了,考慮成本原因,直接閹割,在電源方麵也是如此,固定機位使用的機型也不再內置幹電池,改為直接外插電源。
通過各種簡配之後,樞數碼相機成本得到有效控製,配合瑤光電腦使用,加上一台蜀航產的熱升華彩色打印機,全套係統采購成本不超過5萬元人民幣,雖然這套設備的前期投入高,但後期使用成本低,最適合商業客戶使用。
樞一經發布,特別是樣張還特意經過放大處理,現場眾多攝影圈人士看過之後,眼裏異彩連連,就連負責報道此次發布會的記者們,那也都是卯足了好奇心,畢竟相機是他們吃飯的家夥,太熟悉了。
樞引起現場巨大轟動,旁邊太康相機的開發者也開始思考未來,難道膠卷相機真到了窮途末路?
定位於影樓固定使用的樞確實有不少客戶,但蜀航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移動端,還依舊是耗費大量精力,在樞基礎上進行改動。
添加AA電池倉,微硬盤插口,甚至還安裝一塊黑白液晶顯示屏幕,用以顯示光圈、快門、IS等拍攝參數,還能對硬盤存儲空間進行管理和照片在線刪除,顯示電量剩餘等等數據。
而這台機器並不比此時膠片雙反相機大,也不比膠片相機重,在便攜方麵算是可以接受。
當以上這些技術加入之後,便有了樞A,定位於移動市場使用,會場宣布該款產品全球限量00台,售價為4999元人民幣,而這東西僅僅隻作為技術驗證存在,用以彰顯蜀航光學最頂級的數碼單反相機研發能力。
現場全程觀看發布會的汪正國聽到這裏笑了,這怕是雷猴王選擇加入了蜀航光學不成?
算算時間,好像雷猴王應該是大學畢業,不知道這位到底還是武.漢讀大學,亦或者受到蝴蝶影響,來到蓉城發展,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