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內都已經開始對0.5微米工藝展開攻關,虞有澄話的時候到也很有底氣。
“沒錯,我們已經能夠生產0.7微米工藝製程所需全套設備,並且開陽半導體也可以對外承接半導體加工業務,如果蘇聯有這方麵需要,你們隻需提供設計圖,我方便能按照設計來生產各種半導體芯。”
蘇聯市場龐大,作為發達國家,實際在半導體芯片和電子產業方麵需求並不,北約國家因為意識形態原因對蘇聯禁運,但共和國不一樣,隻要蘇聯那邊給錢,開陽半導體是很樂意做些半導體代工業務。
作為公司E,虞有澄現在需要對公司全盤發展負責,能夠接一份訂單也是一份。
彼得希洛科夫對此不置可否,現在蘇聯國內情況是各種混亂,新經濟改革已經把國家帶入泥沼當中,連蘇聯從來都不對外出口的蘇霍伊係列戰鬥機都要出售換錢。
寄希望來自蘇聯的半導體代工訂單,想想還是算了吧!
這次他之所以來考察,一方麵是因為考察團有些不錯的補助,另一方麵則是順便看看共和國這邊半導體產業到底如何,以後要是國內局勢進一步惡化,或許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共和國是他後備出路。
言到:“這個肯定會考慮,不過我們雙方現在是技術人才參觀與交流,或許應該重點談談人才交流問題,比如訪問學者、技術人才長期交流培養之類,你們的技術已經領先蘇聯至少五年,這是事實。”
要不都這高級知識分子是聰明人,彼得希洛科夫隱晦地提出情況之後,雖然參觀團還有些人覺得這話在很多地方值得商榷,畢竟共和國的半導體技術也不是在所有方麵都領先蘇聯。
但在聽到訪問學者和技術人才長期交流培養之事後,大多都敏銳地感覺到,或許這是暫時脫離蘇聯那個泥潭,並且靜觀其變的最佳辦法,至少共和國這邊政治局勢要相對穩定太多,而且技術本身也有領先之處。
就連帶隊的阿爾弗雷德本人,他也在第一時間表示認可。
“你們在半導體集成電路和P電腦領域領先蘇聯五年時間,這個結論沒有問題,我們雙方現在應該談談人才技術合作,初步意見,如果你們願意接受我方派出訪問學者、技術專家前來學習,不僅我們蘇聯電子、半導體工業會拿出很多獨到的東西做交換,包括在貴方引進蘇7戰鬥機生產線問題上,我們也會幫著提供必要的證明。”
趨利避害,在當年的王安電腦公司陷入泥潭時,便有大量技術人員前來開陽、瑤光工作,從而靜觀其變。
現在蘇聯內部問題突出,改革陷入泥沼當中,國民生計都是各種困難,如果有渠道暫時離開蘇聯,這簡直不要太好,這就跟共和國剛改革開放時,很多科研人員、大學生想盡辦法出國是相同道理。
出於固有的冷戰思維和國家宣傳,讓這些毛子在蘇聯沒解體之前投入北約國家,那幾乎是不怎麼可能,自然共和國這個曾經的兄弟便是他們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