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公司從事電子計算機的開發,那是從二戰結束就已經開始,在七十年代之前,IB公司幾乎就代表了全球最先進的電子計算研製、生產與銷售,此等巨人當然是底蘊深厚。
其實眾所周知,在電子計算機領域的PU研製中,英特爾是最牛逼,但英特爾在早年的半導體工藝製程技術方麵,依舊是離不開來自IB公司的支持。
用“站在巨人背後的巨人”來形容IB公司,這絕不為過,畢竟IB公司核心業務從公司成立之初就是麵向商用,麵向企業用戶市場,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年IB-P體係成立之初被英特爾和微軟拿走兩個最核心部分供應商的根本原因。
人家IB公司是真的看不上個人P這種消費級產品,要比起企業級用戶來,耗費大量心思經營消費級個人產品真的太麻煩。
不過現在好了,隨著P電腦市場瘋狂發展,就連向來隻注重企業級市場的IB公司,現在也終於反應過來。
隻是這時候的微軟和英特爾兩家,又怎麼可能再把自己盤子裏的蛋糕拿出來與他人分享,君不見就連英特爾和微軟兩公司之間都是互相磨刀霍霍,時候時刻準備入侵對方的業務領域。
英特爾準備要收購一家電腦操作係統公司,要將操作係統產品以1美元的價格搭配著英特爾的處理器捆綁銷售;而微軟也暗中同國民半導體勾搭,同樣也打算以1美元的價格出售PU。
整個IB-P體係裏麵,所有人都想要擴大自己的利益蛋糕,絕對不可能再分出部分,自然IB公司就協商無果。
“IB公司的話,還是可以接納,我們需要來自IB公司的技術,他們在內存、半導體製程工藝,甚至一係列行業標準,這是推動AB-P體係迅速發展壯大所必須。”
AB-P體係需要IB公司加入,這甚至已經不僅是來自技術層麵的需求,同樣也來自政治層麵。
現在先要明白個問題,一套全新的P電腦體係,這意味著什麼?
在八十年代末期,P電腦產業已經相對成熟,這一點已經是人盡皆知,畢竟整個行業都已經發展了十多年,新體係所能帶來的經濟利益實在是太大。
IB公司這種老牌巨頭,它本身就是一支頗為強大的美國政治團體利益體現,接納IB公司,就意味著給AB-P體係據又拉到強有力的美國政治背景,再加上之前紅旗網吧所拉攏勢力,至少在美國的政治方麵可以給AB-P體係提供足夠保護。
再看另外一邊,有關摩托羅拉公司。
雖然摩托蘿拉公司的政治影響力是不下於IB的強大存在,但它在電子計算機方麵是完全比不上IB,如果要選擇通訊領域的合作夥伴,它或許是最好選擇,但現在首要考慮的是電子計算機。
不過借用一下摩托蘿拉公司的名氣,給IB上眼藥水,這倒是可以試試。
“我們的目標是IB公司,但摩托羅拉那邊也不要完全踢開,同他們慢慢談吧,我們現在能夠分出來的利益中,主要體現在電腦PU方麵最有可能,那就讓這兩家公司去爭吧!”
汪正國和喬布斯都已經是經驗豐富的商場老手,就現在這種時候,已經是完全不需要什麼陰謀詭計,直接把東西擺出來,你們之間先互相殘殺吧。
至於IB和摩托羅拉合謀,以逼迫AB-P體係做出更大的讓步,這種可能雖然有,但絕對是他們最不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