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院士(2 / 2)

“優先申請科研資助,每年兩萬塊人民幣的津貼,個人配發至強電腦,這待遇是不是有些太.......。”新鮮出爐的薑院士還有些不知所措。

對於基金會來,目前研究院院士不多,除了科研資助申請優先以外,另外兩項院士各人待遇還真不算什麼,每年兩萬人民幣的津貼,這對八十年代的個人來確實算一筆巨款,配發至強電腦也是極大地優待,但這對基金會有資金壓力嗎?

也就是薑院士這種醉心科研,家裏近況不寬裕,這才會在麵對突然而來的高規格個人待遇時有些不知所措。

“薑院士,您這津貼待遇並不算高,我們現在這是按照當前物價定下的津貼待遇,如果以後的物價有上漲變動,津貼還會隨著增加,這是您作為國家頂級科研工作者應該享受的待遇,請務必接受。”

激動著,笑著,甚至眼裏還略帶淚花。

這是他工作以來,個人所拿到的最大一筆津貼獎勵,而且是每年都有,意味著他可以真正做到不為俗事而煩心,比如今回家之後,大概可以讓夫人去整兩斤大肥肉了。

回頭一看自己的科研團隊,突然又想起什麼,貌似研究所還有同樣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同事,自己突然到手兩萬塊錢的津貼,完全也用不著這麼多啊!就是以後家裏頓頓吃肉都吃不完。

“謝謝,非常感謝基金會對蜀都光機所的認可,不過自適應光學項目不是我一個人努力就可以做出來,所以我把這筆津貼拿出一半分給整個項目科研人員,這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

此話一出,旁邊原來是來湊熱鬧恭喜的項目組科研人員都安靜下來。

要他們這些科研人員家裏鏡況,當然也都是過得比較艱難,所以很多人雖然嘴上著不要,但眼神卻很誠實,畢竟他們也是人,回家之後也不想被各種柴米油鹽瑣事而煩心。

“薑院士您這就沒必要了,我們這是院士津貼。對於自適應光學研發團隊,會有蜀航光學的人專程來慰問,就在農曆新年之前應該會過來,包括彈道相機科研組也一樣,畢竟他們那邊也在協助蜀航光學開發相機產品。

得知在農曆新年之前還有蜀航光學公司前來慰問,所有人都放心了,反應過來的人都是趕緊拒接薑院士散財之舉,這是院士津貼,是專門給院士的待遇象征。

回程的路上,汪正國依舊對此前一幕頗有感觸,科研工作者大都不善表達自己的個人訴求,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需要來自經濟上的支持和肯定,如果在這方麵都不能滿足,可能就真的是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了。

“看到了吧,這就是我們國家真正的科技工作者,默默無聞,卻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脊梁。在全社會風氣逐漸向錢看的當下,包括車上你我大家都是如此,所以我這種風氣已經殊為難得,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為他們維持這種幹淨地科研環境,為這些真正的科學家提供更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