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來,東方電站成套設備公司在國家重大裝備製造業所占比重確實巨大,屬於國家能源裝備安全製造業,這是典型的命脈產業。
但是目前完全遊離於國家資本之外的西南動機,它所生產的航空發動機何嚐又不是關乎國家、國防裝備安全?
借著此次分布式燃氣輪機發電項目,將這兩公司重組成一家,實際已經是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
國內能夠生產大型成套電站設備的工廠反正又不止東方電站公司這一家,東北的冰城汽輪機廠作為共和國最老牌的發電設備工廠,其影響力在八十年代絕對是遠超動東方電站公司。
地處東南沿海的魔都電氣公司,行業對外交流最為頻繁,與國外電氣設備巨頭合作引進項目更是數不甚數,再加上那邊經濟水平相對發達,近水樓台的情況下,每年拿到訂單同樣不少,影響力方麵已經直追冰城汽輪機廠。
東方電站設備公司也都是84年才拿到第一單電站成套設備,現在如何能夠同早已經羽翼豐滿的兩大巨頭對比?
用一家還不算國內頂級的成套電站設備公司作為資本,同目前掌握著國內最先進航空發動機技術的非國有資本公司進行整合,即便東方電站公司資本規模是西南動機好幾倍,但從國家安全層麵來講,這事兒也不算虧。
至於最終整合方案會搞成什麼樣,那就看政府方麵誠意,畢竟現在是好不容易才看到有一家公司能夠給國內暮氣沉沉的航空發動機產業帶來生機,政府同樣也投鼠忌器,自然也不敢搞得太過,否則光是軍隊那邊就要炸開。
主管國防軍事裝備現代化的劉大佬已經明確要東山再起,有這位老爺子坐鎮核心,誰敢破壞國防軍事裝備現代化大局?
當然,這次重組肯定很難讓西南動機在新公司占據絕對控股,更大可能是通過一些其它手段,最終讓基金會在新公司占據大股東位置,這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汪正國其實想過很多,如果一直讓西南動機保持當前資本狀態,或許可以依靠青城發動機在三代軍用大推力渦扇市場占據重要地位,但以後要想再競爭新的軍用發動機項目,恐怕就難如登。
在共和國的企業要想做到世界級,不受到政府資本影響幾乎是不可能,強如企鵝公司,最終還不是被國家資本拐著彎兒出麵收購大量股份。
馬阿裏倒是一個例外,這位是自己硬生生做出了一個影響國民經濟命脈的產業,並且該產業還屬於新行業,國家資本早期沒有注意到這個潛伏著猥瑣發育的家夥。
互聯網產業本身發展速度又是快的驚人,就如同竹筍那般,隻要破土而出,要不了幾就能完全長成大家夥,此時國家資本已經來不及對其進行幹預。
所以馬阿裏是一個例外,它在共和國的成功很難複製。
此後這位的各種動作也很好地印證了其資本性質,為什麼這家夥高調向國外進軍,為什麼這位動不動就同國外總統、總理談談笑風生,為的就是通過強化其國際影響力,讓共和國的國家資本對其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