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瑤光電子套路的人當然不急,皆是一副盡在掌握之中的神態,似乎大家對此都不疑有他。
汪正國走上前,伸手把機箱上的開機啟動鍵按下,按鍵後方內置的發光二極管順利點亮,紅光透過按鍵和機箱之間的縫隙照出來,瞬間就有了科技感,至少非業內人士看起來會覺得這很高端。
機箱內置散熱風扇啟動,發出一陣連續的嗡嗡聲,如果隻是短時間內聽聽倒也不覺得像是噪音。
果然,不到半分鍾時間,隨著電腦成功啟動,機箱內部溫度趨於恒定,風扇也不再需要高轉速工作,噪音自然停下,現場歸於一片寧靜中。
長紅提供的彩色R顯示器是基於彩電基礎上改進而來,砍掉了彩電右側的控製麵板,內部的電視訊號處理部分也去掉,僅僅隻剩下顯示器的色彩顯示功能,但這樣看起來卻顯得簡潔、大方。
顯示器的桌麵背景與同時期的其它圖形操作係統全都是單一色彩打底不同,使用蜀航光學那邊數碼雙反樣機拍攝的大草原風光為壁紙,沒看錯,汪正國充滿惡趣味的山寨了in P那張經典的壁紙照片。
為了能夠實現這一點,首先就對顯卡提出了更高挑戰,並且對蜀航光學的數碼雙反研製進度也同樣是要求極高,但索性雙方都很準時完成任務,最終還是做到了。
電腦的使用距離和人眼之間通常不超過1米,因此這早期的顯示器也不需要太大,14英寸大的顯示屏就已經能算是目前的大屏王者,並且顯示器的分辨率也低,用來顯示數碼相機照片也算相得益彰。
其實就在電腦打開那一刻,當顯示器顯示出豔麗地圖片之後,所有參觀者都明白,這台電腦已經和現在國內的電腦完全不一樣,甚至在國際上都處於領先地位。
“你們這款電腦很有意思,都用上了彩色顯示器,還有這上麵的照片,確實很漂亮!”
國務大佬看到至強1代,那當然是各種震驚,這東西完全顛覆了他對P電腦的認識。
王安博士肯定是能識貨的人,他一眼就看出這是用上了美國目前都還在探索發展中的圖形操作係統,而光是看桌麵顯示這張照片,他就能感覺到這款電腦的圖形處理能力有多強大。
其它的王安電腦公司工作人員,隻要是有資格湊到這裏來看這兩台電腦,誰還會不知道圖形操作係統,而能在貧窮落後的共和國看到這種東西,他們如何不驚訝。
看現場沒有人演示,王安已經等不及:“沒有人來演示這台電腦的使用嗎?”
汪正國聽到這話,卻是笑著搖頭解釋著。
“沒必要讓人演示,這台電腦非常容易上手使用,這次大家都可以親自坐到電腦前體驗。”
話完,先是自己拉開椅子,坐下之後拿起鼠標,輕鬆雙擊點開從瑤光1電腦DS係統上移植過來的漢字文檔處理軟件,使用他熟悉的拚音輸入法:
瑤光電子於1986年10月1日,迎接中央領導等一行人前來參觀考察,在公司全新研發的“至強1”高性能P電腦前駐足觀看,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