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最沒有必要上心,自然是因為現在開陽半導體有一大票國內廠商排隊采購650處理器,包括之前提到的中華學習機、電子遊戲機,這些產品能夠大量低價上市,和開陽半導體能夠國產批量提供650有著直接關係。
手頭握著如此巨大的產能需求,單就目前看來,開陽也確實最沒有必要太上心。
但是,倪光南並非鼠目寸光之人,他這次美國之行過後,已經深刻地知道英特爾體係有多麼強大,伴隨著IB-P進入共和國市場,開陽遲早也是要和英特爾正麵遭遇。
現在必須趕緊借機會完善自己的產品體係,如果他不能全力支援瑤光電子,未來開陽的命運無非是唇亡齒寒!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話絕對是目前開陽、瑤光之間最好寫照。
由此算來,倪光南成為對這次會議最上心之人,似乎也合情合理。
“理事長所擔心,也真是我們開陽目前在盡最大努力解決的地方,新處理器我們已經是盡最快速度解決,有關瑤光的原型機開發方麵,開陽會提供實驗室生產的芯片以供使用,在明年上半年,我們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實現批量生產。”
倪光南這次是徹底發了狠,資金到位、人才到位、技術到位、設備也在采購當中,他沒有任何理由拖延進度,而正好趁這次開會,他也要借機會宣布一件事。
“針對現在開陽處理器生產,我們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決定以後把6係處理器作為低端產品一直改進並延續下去。目前生產的650處理器統一命名為開陽605;馬上要推出的位高端處理器名,我們命名為開陽905;以後還要找機會開發處於兩者中間段的產品,命名為開陽805。”
產品劃分不同等級,這是開陽必須要走出去的關鍵一步,該提議是汪正國所提出,並且也得到了開陽內部眾多工程師認同。
至於為什麼用6、8、9打頭,這個倒很容易理解,畢竟這三個數字在華人社會中最討喜。
對處理器精細劃分之後,最高興的當屬錢伯斯,開陽那邊主動給處理器劃分等級,這對於未來瑤光銷售宣傳工作也是大有裨益,他必須要舉雙手支持。
“我看這計劃可行,那我們瑤光電腦似乎也不好,這樣的稱呼和之前瑤光1之間繼承性太明顯,我們必須要推出全新的高端產品係列,大家要不就幫著想一個好名字?”
錢伯斯嚷嚷著要趕緊給新電腦取名字,這頓時也勾起嚴援朝的興趣,起取名字,他現在也有需要啊!
“有道理,雖然我們操作係統這塊單獨成立公司,按照之前大家的約定,直接取名玉衡軟件。但我們圖形操作係統還沒名字,今必須也把命名問題解決了,回頭免得大家我取名字不好聽,你們不認可。”
會議進行到這時候,大家其實都已基本把要的給確定下來了,歪樓是再正常不過,反正就是取名字嘛,大家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