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原因(2 / 2)

終於,汪正國找到了一點兒有用的信息,這峨眉半導體居然在逐漸往多晶矽光伏產業靠攏,這要是繼續做下去,未來遇到共和國那次慘烈的光伏產業嚴冬時,恐怕.....

或許上位麵峨眉半導體就是因為單晶矽產業沒有訂單,最終才不得以全麵轉向多晶矽光伏產業,從此一路順風順水地走下去。

然後是直到共和國光伏產業大爆發,國企、民企一窩蜂湧進,在經曆吊打了歐美的巔峰時期之後,歐美雙反調查直接讓共和國光伏產業麵臨產能過剩狀態,以那時候峨眉半導體的國企體製,顯然是競爭不過國內一眾民企,從而沒落、破產。

這還是真一個悲傷的故事,汪正國覺得他這次十有八九是猜中了結局,這又如何不讓人唏噓呢?

“你們還做多晶矽項目,真是涉獵廣泛,那東西目前的產業前景比起砷化镓也好不了多少,你們難道就這麼篤定,真要往裏麵投資,不再另外考慮一下?”

“還考慮什麼,涉及多晶矽領域,是因為我們看中了光伏發電產業前景,這一塊目前在國際上都還是剛開始,有信心在光伏產業站穩腳跟,我們與蜀大共同承擔的“非晶陽光電池研製”項目已經開發完成,正在交由省科委那邊組織專家鑒定。”

到這裏的時候,看來這家單位在上位麵八成就是倒在那次產業大地震中,汪正國明顯能感覺到對方打心底裏麵的堅定,這個可弄不得假。

其實想想也對,八十年代就一眼相中太陽能光伏產業,並且在單位所屬專業研究所科研體係以外,還聯合蜀大這類高校科研力量聯合組織科研課題攻關,並且還拿出了技術成果,如果不是汪正國知道後世那場光伏大地震,現在誰都不會認為峨眉半導體的路線有問題。

一句公道話,峨眉半導體絕對是共和國光伏產業開拓者,要不是000年之後民企一窩蜂湧入、各種無序競爭,恐怕這峨眉半導體還真有可能成為國內光伏產業大佬。

作為工業體係最上遊的工業原材料生產商,不斷擴大單位的產品覆蓋麵,並努力向下遊產業發展,做自己的終端工業製成品,以上這些決定有誰敢是錯誤的?

光伏產業大地震,峨眉半導體就此落幕,這跟八十年代工廠轉產光伏產業的決定肯定有因果聯係,但要工廠最終破產原因,這還得歸結到行業無序競爭,歸結到國企競爭力在同行業範圍內本就不如民企這兩方麵。

很悲劇的一家國有半導體材料大廠,如果上位麵的峨眉半導體能夠在轉產光伏產業時,依舊保有部分單晶矽訂單,工廠兩線發展,或者是致力於砷化镓材料生產規模化,肯定就能順利扛過光伏產業寒冬,終成一代大鱷。

不過可惜了,上位麵共和國的半導體I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在000年之前並不大,單晶矽需求太少,這就導致峨眉半導體隻能在光伏產業一條腿走下去,最終隻能走向滅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