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的年底再回首過去一年,自然會發現很多地方都有了良好的開頭,圍繞著“光電”二字而展開的整體布局也正在逐步完善著,即便是向來都覺得汪正國工作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屠珍英,這時候也隱約看出其中奧妙之處。
“今年蜀航光學那邊的盈利倒是很不錯,除開生產成本、稅收,甚至包括對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投入,公司賬戶上還依舊剩下大概1.億元人民幣,現在丁總整就想著該怎麼花錢。”
閑來無事,關於蜀航光學近況,這是屠珍英作為蜀航副總最自豪的時候,公司能夠發展到現在這個規模,和她的長期努力自然是密不可分,整個公司的上上下下沒人能夠否定。
當年她和汪正國兩人攜手創建蜀航光學,後來經曆了汪正國離開,丁一博加入等係列變故,但她對蜀航的感情卻是從來沒有改變過。
“前幾丁總讓我順便問你,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推出了三款不同的定焦頭,市場反應都還算可以,是否就可以開始機身的研製工作?”
縮在沙發裏麵的屠珍英弄了一床被子裹著,時間已經是年關,意味著冬季的來臨,南方是肯定沒有暖氣這種東西的,也隻能靠被子和體溫來取暖,看這畫麵倒是挺不錯。
笑著思考了一番,他倒是覺得沒必要在這個時候繼續往傳統的銀鹽膠卷相機上麵過多投入,反正都已經是日薄西山的產業,再加上國內的競爭如此激烈,蜀航貿然去做機身,還真就不一定能打開市場。
沒好氣地回了一句:“沒必要再去做膠卷相機,現在當務之急是把相機的光學部分趕緊做好、做精,最好能夠有一定的名氣,至於機身業務,我們還得要等S光學傳感器那邊的進度。”
年前從內江607所回來之後,汪正國接到電訊工程學院白斯文教授那邊消息,按照某人特意要求的黑白像素尺寸光學傳感器已經在開陽半導體協助下成功做出實驗室產品。
不得不承認,有了專門用於生產電腦處理器的高端S工藝之後,在工藝製程方麵有了質的飛躍,終於實現了在1/.英寸的傳感器尺寸大上做出9萬黑白像素喜人的數據,這對於八十年代的S傳感器來,已經是相當了不起。
傳感器後續測試工作大致都已經完成的差不多,搞定開發工作之後的白教授直接把產品交給光學鼠標項目組去做鼠標開發,拿著基金會發放的科技創新獎,他正準備過一個好年。
以上這些情況都是汪正國時刻關注的部分,按照他的規劃,翻過年的1987,已經相對成熟的S光學傳感器研發團隊將主要從事兩方麵的工作。
其一是基於1/.英寸的9萬像素黑白傳感器基礎上進行放大,做成1英寸的黑白傳感器,而像素則達到了0萬級別,如果不它是黑白的,光是這數據就絕對能夠在數字式光學傳感器領域據中算頂級水平,完全可以做到一騎絕塵。
0萬像素意味著什麼?
在000年的時候,人們首次給手機安裝上攝像頭的時候,而那也才不過是11萬像素而已,隨後的諾基亞7650堪堪是搭載一顆0萬像素的彩色傳感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