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2 / 3)

超七可是中外合作的典型,全程對歐美國家公開招標,即便是普通人,隻要願意留意、打聽,絕對也能收集到很多信息。

“拿超七項目的雷達配套,這倒確實是我們所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如果真有05雷達全套資料,我們多參考一下,在技術上有了更厚實的底氣之後,那成功的幾率就會更大。”

項目競標雖然要靠攻關能力,但技術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在攻關到位的情況下,再加上技術足夠牛逼,當然是最好不過,而這次隻要能夠消化05的技術,那就有更大的把握能按照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地拿出產品來。

“超七這項目的盤子很大,光是現在能夠確定的訂單就至少是五百架以上,這還是我們把之前軍方的一千架采購訂單打折之後的保守數字,真要是按照之前訂單數量來,目前超七的訂單已經達到100架,如此巨大的市場足以讓任何國防承包商瘋狂,包括國外也一樣。”

蘇總工這時候對超七是相當關心,這是最近幾年之內僅存一個還未確定項目花落誰架的飛機雷達大單,而真起超七的雷達,實際這項目確實也是一波三折。

原計劃是85年7月就能公布最後的競標結果,隻是這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在一千多架飛機的啟動訂單麵前,誰都知道未來這又將是一款爆紅的名機,如果加上後續還會不斷增加的訂單,1500架的總生產量是肯定能夠達到。

在航空製造業進入八十年代之後,飛機的成本不斷拉高,生產數量自然是越來越少,1500架左右的產量已經超過了很多機型的生產量。

而眾所周知的是,進入七十年代之後的現代軍用戰鬥機成本中,真正大幅度增加成本的主要是電子設備占大頭,而這其中又以雷達為主。

對於飛機雷達,這東西的價格一般是同款飛機動力係統價格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但盈利能力卻是差不多,如今超七的動力係統已經被羅羅捷足先登,後續來晚的國外巨頭自然是不願意再放過雷達這塊肉。

關於這些國外的雷達係統供應商到底是如何操作,汪正國因為最近幾個月時間沒怎麼關注超七而不得知,他思維觀念裏,還是依舊保持著早前一段時間的程度,沒來得及更新信息。

不在意道:“這個我清楚,超七雷達肯定是有國外承包商提供一部分,但這主要是用於出口訂單和早期低速生產的部分國內超七訂單使用,我猜這部分最多隻能占三分之一的裝機量,剩下三分之二肯定還是國內研製,現在咱們的目標自然是這三分之二。”

不知不覺中,汪正國已經把他和607所算到一個陣營,用上“咱們”這個詞,不過這也沒錯,和國外那些雷達係統承包商來,汪正國和607所確實也算是站在同一邊。

正在整理05雷達線資料的蘇總工挺驚訝,他是沒想到這汪正國居然還不知道最近的變故,這就有些挺無奈地笑笑。

“真要是像你的這樣,原本預定在五個月之前就公布的競標結果又何至於拖延到現在還沒個法,現在的情況有變,國外那些雷達係統承包商不打算給咱活路,這些家夥想要把所有的份額全部吞掉,包括國內一千架超七所采用的雷達,他們也要吃下。”

某人正準備喝口水,才剛把水倒進口中,驟然聽到這消息,一個措不及防,愣是喝水都能把人給嗆著。

“噗..噗..咳咳...咳...哎...”

一陣驚動地的咳嗽,感覺整個嗓子都要炸開,特別是嗆進水的鼻腔,那感覺簡直怎它丫的酸爽。

不過這再怎麼酸爽也比不上剛才的消息讓人來精神,這可不是著玩兒的,真要是國外的巨頭直接準備豁開一切,準備赤膊上陣,就國內這些雷達研製單位,還真不見得能競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