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舉個更直觀的例子,上位麵的86年,求伯君帶著自己開發的打印機驅動程序去帝都,本來是決定看一眼安門後就去深川發展,不過,等他把打印驅動拿給大學同學看的時候,這位大學哥們建議:“幹嘛不去四通試試,沒準他們會錄用你。”
當時的四通剛推出一款新型打印機,正缺少合適的驅動程序,四通公司很識貨,僅僅隻用兩千塊就買下整套程序的版權,而且還是分十個月付清,而隨後的四通以五百元每套的價格,狂銷六百多套該產品。
求伯君後來知道這個情況的時候,明白自己虧大了,不過他並不在乎,因為兩千塊錢在他看來已經很不錯,夠得上他開發程序所需的勞動報酬。
在他看來,比兩千塊錢更重要的是,通過四通打印機驅動一事,使他明白了程序行業的暴利,從此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程序員行業。
兩千塊錢就讓求伯君毅然放棄國企編製,轉而投身到程序開發的行業大潮當中,現在汪正國給他來的刺激還要更猛一些,直接拿出一萬塊,定然能夠提前把這位程序員大牛拉下海,走上更加光明、正確的道路上。
如此,還得再以個人名義寫封信,好好地忽悠一番,再來個雙保險。
“個人角度來,你所修改的BUG程序很有水平,在軟件開發方麵,應該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如果繼續留在儀器廠工作,顯然是埋沒了才華,不如投身軟件開發,瑤光1電腦公開了卡帶接口,如果你有想法,完全可以為此開發程序產品。
瑤光電子的電腦現在有國內最多的市場占有量,有最開放的兼容體係,蜀都這邊甚至還有政府出麵成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隻要你開發出有市場潛力的軟件,其它都不用擔心....”
信件封好發出去,隨後需要安靜地等待,到底能不能提前把這位程序員忽悠上瑤光1體係,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問題,上位麵的求伯君做IB-P體係下軟件開發,現在讓他換一個“東家”,誰知道是什麼結果。
處理了求伯君的問題,再翻開另外一份有關瑤光1電腦的卡帶開發報表,經過半年時間,瑤光1的公開兼容政策也有了成效,除開瑤光電子官方發布的卡帶以外,市場上已經有些反應迅速的開發者推出軟件。
開發出直接安裝到電腦自帶內存上的軟件數量比卡帶軟件多一些,大概已經有三十多款,但這些軟件的作用就有待考究,實用性還真不好。
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一款AD繪圖軟件,產品為蜀都飛機所幾位大學生利用業餘時間開發,僅僅隻具備簡單的二維AD繪圖能力,汪正國還特意弄了一套進行測試。
使用起來的感覺很蛋疼,和幾十年後的AD軟件簡直沒法比,操作繁瑣、反應遲鈍是肯定的。
要這東西和手工製圖比起來到底有多大提升,汪正國還真就不覺得現在這版本能有多大優勢,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這東西開啟了國產AD繪圖軟件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