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正軌(2 / 2)

目光停留到墨鏡生產線負責人處,吩咐著:“墨鏡產能方麵,把倉庫需求保證了之後,後續就要經常按照市場需求來調整生產,正好白光近視眼鏡的需求在不斷增加,你們有空餘產能的時候,那就幫著進行生產吧。”

一家能上了規模的公司,那必須要根據市場需求來時刻調整生產,這是企業管理必不可少的眼光和手段。

墨鏡生產線的負責人挺年輕,能力也不錯,這就立刻表示:“屠經理放心,我回頭就立刻著手相關工作,馬上同老張溝通生產配合。”

話完,目光落到旁邊負責白光近視眼鏡生產管理的老張所在,兩人都是同期進入蜀航光學,雖然現在工作上多少有些內部競爭,但這時候誰也不敢拉稀擺蛋。

老張趕緊站起來表態:“那感情好,你這邊能夠幫著分擔些產能壓力,我當然高興,這都連續加班一個多月,實話,大家都挺累的,我也好安排給工人適當減輕些壓力。”

屠珍英當然知道公司這些不同生產部門之間多少會有些競爭,雖然是好事兒,但在這時候她可不管那麼多,該服從大局的就得服從。

“那就好,我不管你怎麼安排具體生產,產能不能給我放鬆,下半年的生產任務必須要提前在十月底完成。”

幾乎沒有給人辯解機會,她很清楚工廠的產能潛力,也不會定下些完成不了的目標。

當然,像現在這樣輕鬆調整生產,那前提是這家公司的產品種類足夠多,這才有可能東方不亮西方亮。

作為目前國發內展勢頭最好的消費級光學巨頭之一,必然要抓住機會迅速發展,現在公司的資金充足,人才也在不斷豐富中,再加上蜀大光學實驗室的雄厚技術能力支持。

新產品的開發早就在著手,丁一博不負責市場銷售,但他的工作依舊不輕鬆,內部管理和新產品開發都是他在跟進。

“那好,剛才屠經理了有關眼鏡市場變化和生產調整,我就咱們的新產品開發計劃,主要是我們的相機鏡頭業務,這一塊兒現在已經拉起了隊伍,最快下半年就能推出我們的第一款4螺口定焦頭。”

對於想要在八十年代進軍相機鏡頭市場的新人來,最好選擇自然莫過於4螺口鏡頭市場,畢竟這東西的市場實在是太龐大,但凡是能夠占據一部分的市場,都能輕易做到回本。

第一款鏡頭不能指望它大紅大紫,本來蜀航就是首次進軍相機鏡頭市場,首要任務是探路、積累經驗,其它自然是不能指望太多。

像光學實驗室研究中的類螢石鏡片,那東西自然是不可能用上,現在計劃這款鏡頭是普通到不能在普通,要不是汪正國強烈反對,這次恐怕直接就選擇玩兒山寨逆向去了。

但饒是如此,第一次設計,這肯定還是有些借鑒,隻希望不是全盤一起參考就好,否則又如何起到積累經驗的目的。

“關於這方麵業務,我下來之後會到各生產線上挑選熟練的裝配工人,大家都要配合一下,別的我就不多,你們也知道我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