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華僑(2 / 2)

王安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老人,其本人也深受儒家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影響,這一點是不用懷疑,現在驟然聽到大陸方麵邀請自己投資,心裏還是很有些猶豫。

“投資?大陸的經濟體製都是國有經濟,這種單位會允許來自美國的私人資本入股?這恐怕有點兒.....”

國家剛改革開放沒幾年,各種政策都還沒完全定下來,雖然有聲音提出以國企為主體來對外招商引資,但這種聲音實際還在慢慢推進,正式的大規模對外招商合資,那還得等到85年的魔都大眾成立。

而如今才84年4月,雖然大眾公司同共和國的談判已經在展開,但結果沒出來之前,國外還真沒有幾個敢吃螃蟹的家夥。

好在汪正國很清楚情況,他現在並不受到國企那一套製約,上頭還沒有能夠直接垂直管理的政府部門。

“我們並不是國有公司,瑤光電子隸屬一家私人成立的公益性基金會所屬,我們的一切行動不受政府部門的直接影響,對外合作也僅僅隻需要報備就行,況且您作為海外華人的偶像,應該也知道國內一直是舉雙手歡迎海外華僑回國投資。”

對於正兒八經的白人來共和國投資,國內現在還在最後的討論階段,但要對華人華僑回國投資,那不用。

八十年代的國內對歐美白人、本子還有戒心,但你要是華僑歸國投資,那肯定是超一流待遇,是最受歡迎的存在,沒有之一。

著名的正大集團創始人是泰國華僑,就因為這身份的原因,直接在1979就進入共和國市場,這是改革開放之後最早一批華僑歸國投資,之後的香江華僑、東南亞華僑都絡繹不絕。

這些84年之前歸國投資的華僑都是影響力不太大,投資行業也多集中於農業,幾乎沒有高科技製造業,這次要能把王安忽悠來投資瑤光電子,那絕對是一個超級大新聞。

“你的提議很有意思,我作為海外華僑,確實也應該為祖國做出一些什麼,投資國內也不是什麼問題,如果你們的漢字辦公電腦技術成熟可行,王安公司沒有拒絕投資的理由。”

不管是出於豐富王安電腦文字處理機產品種類的目的,又或者是布局大陸這個新興市場所考量,甚至是隻考慮王安個人的華僑情節,投資瑤光電子都是最好選擇。

對於一家剛創立的公司來,所需要投資也不過就是一百萬美元頂,王安公司當年就是從做到大,王安博士本人自然也很清楚這次投資並不需要動用多少資金。

伸出一根手指:“一百萬美元,王安電腦公司會投資一百萬美元到你們這家公司,至於占多少股份的問題,既然你們已經把產品開發出來,那我們就隻要百分之三十。”

王安本人也是做技術起家,他深刻地知道技術重要性,甚至他本人對公司的控股權也格外重視,自然也沒想過要對瑤光電子控股。

平心而論,給一家剛創立的公司投資一百萬美元,卻僅僅隻要求百分之三十股份,這絕對是非常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