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精華地帶也就是國土的東西兩邊,東部的沿大西洋海岸,這裏是最早的北美十三州,按照共和國的法,屬於“龍興之地”的範疇,在二戰之前,這裏是美國最核心部分。
而西部的太平洋沿岸,這裏是伴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爆發而迅速崛起,二戰之後,也作為新的發展增長點而蓬勃向上。
後世有一個玩笑,如果把美國中部那條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脈作為分界線,將這個國家一分為二的話,這完全就可以成為兩個世界一流大國,它們分別為大西洋國家和太平洋國家,而且各自都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
這次汪正國無意去考察美國,也沒有能力去策劃一起大事件,不可能有機會把美國和平演變掉,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去考察全世界的微電子工業中心:矽穀。
加州聖塔克拉拉穀,這裏有一所著名的高校:利蘭·斯坦福大學,它是聖塔克拉拉穀逐漸演變成後來矽穀的重要推手。
之所以矽穀能夠發展起來,原因在於斯坦福大學有一個才華橫溢的教授弗:雷德·特曼,他在學校選擇了一塊很大的空地用於不動產發展,並設立了方案來鼓勵學生們在當地發展他們的“創業投資”。
再往後的事就已經是眾所周知,作為高科技產業園區模式的鼻祖,這裏迅速誕生了惠普公司這樣的潛力股。
隨後則繼續加碼,成立了更加正式的斯坦福研究園,也是第一個位於大學附近的高科技工業園區。
園區企業應用著來自大學的最新科技,同時又租用該校土地,而這些地租又成為了斯坦福大學經濟來源,使斯坦福大學不斷興旺發達。
如果惠普公司還不能體現出矽穀的直接特性:矽。
那麼,當晶體管之父肖克利博士來到這處工業園區之後;當1957年的仙童半導體公司在產業園區成立,聖塔克拉拉穀就徹底打上了“矽”的標簽。
走到這一條長約二十英裏的穀地,終於感受到了高科技產業園區的魅力,沒有高聳入雲的煙囪;沒有整日不斷轟鳴的機械加工聲;甚至連路上行人全都是西裝革履,此處似乎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藍領工人。
以上這段話是仰永在後來回到國內整理美國之行的收獲時所寫下一段話,有些地方雖然稍微有一點點誇張,但大部分是絕對屬實。
.....
也是經過一番長途跋涉之後,汪正國終於到了他此行目的地D公司。
熟悉微電子行業的人,隻要看到這三個英文縮寫,自然會第一時間反應為:西部數據公司。
的確,D通常是代表著這個意思,它意味著全球知名的機械硬盤廠商,1970年成立於加州矽穀,後來成長為全球數據硬盤霸主之一,和希捷共同瓜分整個機械硬盤市場90%以上的份額。
如果汪正國打算做數據存儲設備業務,那確實應該到西數公司看看,不過很可惜,此時的某人並不打算投入到已經基本定型的機械硬盤市場,就算真要做數據存儲相關,那也應該有更好的切入點。
話題再回來,還是D公司,不過這家公司的全稱並非是esern Digial rp(西部數據公司),在門口,還是很清楚的寫著:esern Design ener,同樣是簡稱D,但這家公司翻譯成中文叫做:西部設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