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這款核心機的改進有多讓人滿意,這倒也並不見得,至少在重量上就沒有減少下來,依舊是原來F-41的水準。
作為已經內定的項目技術總負責人,吳總工當然要提出問題:“減重!我們現在所要麵臨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減重,否則推重比數據將不可能得到任何改善,這方麵有什麼辦法沒?”
要給F-41減重,這還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作為羅羅公司的斯貝項目部總工,達姆對這要求也很頭疼,這可是給F-41啊,老!
不管斯貝還是F-41,這兩都是歐美六七十年代航空發動機技術領域的最高水平,可以是不惜工本研製,光F-41的造價高達40萬美元,而同時期R-8僅需100萬美元,兩者的差距如何拉開的?
隨便例舉一點:F-41在壓氣機葉片方麵有80%以上都是鈦合金製作,而R-8卻僅僅隻有40%的占比,這樣的差距不僅拉開造價,同樣也意味著F-41大量采用鈦合金葉片,導致現在有心想要給發動機減重也不好下手。
對已經成熟的原有發動機型號進行減重設計,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換用更加輕質的材料,那麼問題來了,難道還有什麼材料能在八十年代比鈦合金更適合做發動機葉片嗎?
很明顯,這時候的F-41要在發動機材料方麵減重已經沒什麼意義,最多是做些悄悄補補的工作,在其它邊角方麵做點材料替換,但效果真心不會有多大,成本卻要漲的飛起,肯定不合適。
還好,羅羅公司畢竟是百年老店,即便斯貝項目部已經沒落,但技術底蘊依舊不差,很快就拿出了另外的方案。
“如果真要想實現減重,現在我們所能夠做的,也就隻能在低壓壓氣機和風扇方麵做手腳,這方麵相對要更加容易些,F-41的風扇、低壓壓氣機加起來一共五級,設計已經落後了,目前主流軍用渦扇發動機的低壓段都是級,所以這方麵要下狠手!”
縱然是要準備做大改動,但在低壓壓氣機上動手術比較方便,工作量、風險更可控,這已經是目前能夠想到的最好辦法。
“我們做過相關計算,在不影響發動機效率情況下,采用更加先進的寬弦風扇葉片技術方案,可以將低壓風扇砍掉一級,這樣就可以降低部分重量,並縮短發動機長度。”
選用更好的風扇葉型,從而減少一級風扇是必須,汪正國記得上位麵的共和國在完成斯貝0國產化之後,後續醞釀的改型方案就是砍掉一級風扇,這個絕對沒毛病。
六十年代的渦扇發動機選用五級低壓風扇可以原諒,但現在已經是八十年代,肯定不能再拿出來招搖撞騙,重新優化改進是必然結果,這和之前汪正國同吳總工預計一樣。
但砍掉一級低壓風扇就能完全解決問題?
這似乎想的有些太容易,需知這被砍掉的低壓風扇本就是鈦合金葉片製作,重量方麵也不太明顯,帶來的減重應效也不可能藥到病除。
“采用以上改進方案,新發動機的推力應該可以剛好達到1噸標準,推重比大致也會超過6,如果你們能夠對這數據滿意,最多三年時間就能完成設計定型,其中技術風險不會太大,花的錢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