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就連汪正國自己都在心裏嗬嗬。眼下這些11廠的高層領導們想法如此馬行空,汪正國就奇怪,有如此人才,11廠應該不至於在斯貝和RB-199之爭中敗的這麼慘吧?
也就在這思考的一會兒,會議室內部已經有要炸開的跡象:“留英名額?我們這次是指定培養航空相關人才,是為了給咱廠子培養未來發潛力,名額都早就定好,書記您看這.......”
“是啊、是啊,我們這次同好不容易才羅羅公司商量好,已經是最後一批,名額也隻有十個,一個蘿卜一個坑。”
麵對廠子其他高層人員的共同聲音,縱然是黨委書記也不能一言堂,共和國走的是民集中製,做決定必須要考慮多方意見。
“那,這個.....汪同誌你也看到,這次我們11廠情況確實特殊,留英名額已經確定。當然,我相信如果汪同誌學成歸來,肯定也能為咱們航空事業添磚加瓦,但是這情況,我們現在......”
笑了,這次是真的笑了,不是之前那種憋在心裏難受的笑,而是直接毫無顧忌地表現在臉上,且沒有任何掩飾。
自顧自地走到會議室總師的位置,拉出椅子坐下:“我想各位言重了,而且也對我此次來11廠的目的有所誤會,英國留學之事,我從未聽,當然走出這會議室,也絕不會多。”
留學這種事嘛,實際很正常,如今改革開放,就連國家也提倡大家走出去多看看,特別是11廠這種關乎國防發展命脈的重要單位,更得要具備國際視野,要不能及時派出相關人員到國外看一看、學一學,以後肯定就得落後於時代。
強如蜀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之前汪正國不也提議在所裏選拔年輕人才,趁著南非合作機會出去見識世麵、學習先進技術,人家11廠自然也可以。
況且是出國公派到英國學習,不定就是直接到羅羅公司研習航空發動機相關知識,那學成歸國之後就是大才,汪正國可不能壞人家好事。
至於這些留英人才如何選拔,到了那邊之後到底學習什麼,實際可操作的地方就太多。
你工商行政管理,偌大的11廠,難道就不缺現代化管理人才?恐怕還是有缺口吧;金融法律,現代企業發展利用金融杠杆實現彎道超車,這好像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就連文學攝影,貌似航空係統對也有宣傳需要,君不見塗裝就是戰鬥力,宣傳才是源動力?
聽到不是為留英之事而來,會議室眾人皆對視過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還好、還好!
“那不知此次來11廠所謂何事?之前部裏也並沒清楚,所以.....”
清楚?
就這次的事兒,部裏能夠擺明車馬給你清楚才怪,本來就隻是默許私下偷偷搞事情,能打個電話模糊地兩句就算不錯,卻沒想到這邊理解有誤。
也不再繞彎子,免得這些人再搞錯,繼續出些不該的話:“我來,此次隻為斯貝0發動機,雖然它也和英國人有關,不過內容就差地別,不知道目前咱廠子的斯貝國產化進度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