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聽過你們這個蜀航的情況,應該是掛在航空部旗下的一家公益性科研基金所管轄,而蜀航的情況我也都了解過,雖然和我們1廠有一些或多或少的關係,但那都是以前,我們也不好什麼,倒是這個科研基金的公益支出,不知道.....”
隻要有心調查蜀航和蜀航背後的科研基金,以屠總師這個級別的人物來,這還真就不是什麼難事兒,幾乎很容易就能搞清楚,反正這些都是部裏人盡皆知。
倒是看這情況來,汪正國明顯能夠感覺到屠總師似乎也在打科研基金每年固定投出科研資金的主意,畢竟是有百分之十五的贏利專門針對航空方麵,1廠的項目難道就不能申請?
總歸是公益性科研基金,目的就是支持各種科技、工程研究工作,這方麵的資金其實是很難在部裏申請,沒想到這還有一個新的資金來源,難得啊!
屠總師早就旁敲側擊,也通過自家女兒的口中得知蜀航那瘋狂地贏利能力,粗略估算之後就發現這個科研基金未來絕對是肥的流油,既是科研基金,1廠的設計所也完全可以試著申請嘛!
麵對著屠總師充滿希冀的眼神,汪正國卻笑了:“屠總師,不是我不願意接受咱們1廠的項目申請,實在是因為明年的項目支出都已經確定下來,這也沒辦法,而且基金剛開始運轉不久,本來能拿出的錢就不多。”
很無奈,汪正國實在想不出把錢投給1廠的理由,先不這廠子本就是整個航空工業係統效益數一數二的單位,光著這廠子和廠屬設計所的性質,那就僅僅隻是單純地工程設計研發而已,它和科研基金所要扶持的基礎科研完全對不上號。
蜀都所這些單位好歹每年還有各種前沿航空技術、基礎技術相關項目,但是1廠設計所是真的沒有相關的業務,這邊設計所的唯一任務就是如何利用現有的貨架產品整合出最好機型。
兩者性質上的不同,這就讓汪正國想不出投資1廠的理由,再加上這廠子本就是土豪,就躺在基金會賬戶上那點錢,恐怕還是用在刀刃上最好。
看對方還有些不解,繼續耐著性子解釋:“資金主要都投入到基礎科研,我想這方麵的研究你們應該很少涉及。不過有一點,如果廠子有好的項目需要投資,倒是可以找科研基金,基金這邊隻要覺得可以,可以和你們一起承擔風險。”
在汪正國看來,1廠這邊確實很難會有基礎科研項目,但這家廠子的大型工程、軍工項目卻是一點兒都不少,特別是殲七係列戰鬥機,未來都是外銷搶手貨,如果缺錢開發各種相應的改進機型,基金會倒是願意當一回風險投資方。
總的來,隻要不是太大的改進,一款殲七改型最多也就是一個億的花費頂,到時候投個幾千萬進去,雖不至於能夠賺多少,但至少不會虧,這樣也算是間接幫助國內航空工業發展壯大。
這年頭能投資國內的軍品外銷,通常都是生產廠家、所屬工業部、進出口公司三方共同出手,這是八九十年代軍工行業最常見的模式。
不過有時候的項目耗資太大、或者風險太大,部委和進出口公司就需要規避風險,投資方麵會相對謹慎,甚至一些明明很有前途的項目都給拖死,國有單位領導的任務是保證國有資產不利流失就夠了,這樣就更沒人願意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