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看看這結果,1廠要是能高興才怪,原本擺明要被自己吞並的蜀都所居然鹹魚翻身,不僅沒被吞並,而且還搶走自己碗裏最大一塊肉,這就是屠總師對蜀都所不滿的根源所在。
回頭殲七本身,基於1廠和蜀都所對殲七三項目的不同定位,也就成了屠總剛才毫不留情損汪正國的原因所在。
在屠總的定位中,殲七三直接簡單測繪、生產就行,之後將集中精力對殲七係列進行大改,在他看來,殲七三的機頭進氣構型本就落後,沒有多大潛力可以挖掘,除非進行大改。
另一邊,此時的蜀都所沒了殲九項目,好不容易才有一個項目可以爭取,若僅僅簡單測繪,這一方麵是對設計研究所的侮辱,另一方麵也考慮到測繪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搞定,那麼在此之後的研究所又靠什麼吃飯?
最終,就提出了在埃及弄來的米格1F基礎上,逆向機體結構、氣動,但是對內部設備進行重新設計,從而提升殲七三的作戰能力。
不改變氣動設計的情況下,還能大幅度提升米格1係列戰機的作戰能力,反正汪正國是不清楚自家老爹當年是怎麼服高層同意這個方案。
或許.....或者這就是蜀都所的賦吧,後續的十號項目,不也同樣是靠著三寸不爛之舌實現虎口奪食,區別在於十號最終成功,而殲七三失敗了而已。
連汪正國都不相信蜀都所手頭的殲七三項目能有多少性能提升,對殲七係列近乎了解到骨子裏的屠總師就更是用腳都能猜到,麵對汪正國這個來自蜀都所的子弟,而且還是汪楠壽的兒子,他要不損才不正常。
“殲七三這個項目確實被各種項目之外的因素影響,所以它落到現在這個下場,但我們也必須要承認一點,實際殲七三的機體要比此前殲七係列大了一圈,若後續要改進殲七係列,在殲七三的基礎上動刀子更合適。”
殲七、或者米格1從開始的型號慢慢發展到最後,米格設計局從來都沒有改掉機頭進氣的計劃,後續米格1的升級都是對機身不斷擴大。
這種思路就如同俄羅斯女人一樣,年輕的時候看起來苗條,慢慢上年紀,身材就急劇發福,體型長了一圈又一圈。
看看早期的米格1機身,再看看最終版本的米格1比斯,那機身真心不是一個級別,胖了也絕對不隻是一圈,而作為米格1的中期改進型號,米格1F也要比早期型號胖很多,自然殲七三的機身也要胖起來。
“改進?殲七係列的改進並不是擴大機身就行得通,就殲七三的機頭進氣道設計,後續它就很難再有提高,實話,你們蜀都所走了一個死胡同。”
到最後,屠總還是很中肯地出了他對殲七三的評價:死胡同!
“哦?那麼屠總師的意思是要準備對氣動進行大改,像強五那樣?進氣道機頭改兩側,裝大口徑雷達,甚至換動力係統?”
汪正國知道殲七P項目也是這段時間才提出,想來屠總師這邊是有過研究的,且聽這話語,似乎自己所料不差,這便故作好奇。
“正有如此,要想把殲七係列重新開發,並讓他換發第二春,改氣動設計是唯一的辦法,其它則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