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還沒有完全被石化工程的龐大開銷完全唬住,使勁搖晃了腦袋,想起P材料和乙烯兩種產品的本質上不同,又稍微能恢複一些信心。
直到重生的時候,當時國內的P材料年總消費量也才堪堪過一百噸,而那時候整個國際市場也就三四百噸的總產量而已。再往前推到兩千年,國內年消費量也隻有二十萬噸,這樣的數據表明P材料和乙烯材料壓根兒就不是一個級別的需求。
由此就可以推斷,真要是八十年代,那國內對P材料的需求到底是有多低,可能也就堪堪過幾萬噸而已,就這樣的數據看來,國產的產本甚至還不如進口國外低廉,反正這東西是民用大宗工業原料,就算西方國家以後禁運,它也不會傻到禁止這種東西的出口。
“我大概計算了一下,如果僅僅是滿足我們蜀航自己的特殊需求,那麼一年有個幾十噸產量就算頂,看起來采用進口模式也並非不可以。但有一個問題,我們需要用的P材料和市麵上普通P材料不同,我們是做光學產業,甚至是軍工國防,所以產品會有特殊的性能要求,這肯定就不能再進口,因而隻能自己想辦法生產。”
考慮到這些問題,汪正國覺得就算要準備由蜀航牽頭搞一家滿足自己需求的P材料工廠,這好像也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相比起乙烯工程動輒幾十億噸的工廠產量,這時候P產量簡直沒法比。
普通P材料用於汽車透光件,光盤、一次性醫療器械,這些都沒有極端光學性能要求,但是做眼鏡、相機透光件,這就必須要求較高的光學素質。
要普通的P材料,國外可能不會禁止共和國進口,但是光學級的產品,這就明顯是該屬於禁運的範疇,甚至生產這些光學級P材料的公司人家壓根兒就不會對外出售,直接就是光學巨頭自產自銷。
顯然,汪正國這個問題擔心的很有必要,教授一時間也陷入沉默,他也是做光學工業的,知道隻要是涉及到高端光學材料,幾乎都是光學巨頭自己開發的不傳之秘,要進口,那隻能是癡人夢。
從石墩上起來,雙眼眺望河對麵,長歎道:“你的不是沒有道理,我們所需要的都是光學級高端產品,而且以後還要有一部分供應給軍用,軍隊肯定會對原材料的自主程度有要求,所以咱就必須自己生產,不僅要有優良的光學性能,而且還要有良好的防護能力。”
聽到這裏,汪正國突然就想笑,這到最後怎麼感覺還是在給軍隊科研打工,你這同時擁有優良地防護能力和光學性能,這不就是讓軍隊方麵占大便宜嘛,看來蜀航這軍工身份是注定的,沒辦法。
“倒也是這個理兒,那我們就抓緊投入研發,至於生產方麵,預計一座年產百噸的特種P材料工廠,應該也花不了多少錢,頂多就預算個一兩千萬人民幣,這些錢咱好好合計一下,隻要蜀航目前發展順利,可能也就是一年的盈利,大概還能接受。”
這樣就還的過去,教授大致清楚蜀航的盈利能力,也清楚新的光學級P材料成功投產對蜀航意味著什麼,到時候別一千萬投資,就算兩千萬、三千萬都能輕鬆賺回來。
翻身騎上自行車:“走吧,你的這些都理解,我回去之後就著手安排相關工作,爭取早日把相關的前期調研完成,其實我們國內在P材料方麵應該算是和國外同時起步,現在的差距還並不大,隻要把錢投入到位,我們就能很快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