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七位願意給老張當學徒的夥子整頓好,直接帶著往巷裏的鋪子走,時間已經是大上午,一走進巷子就看到老張趴在操作台上,正在仔細地擺弄著眼鏡。
汪正國視力好、眼睛也夠尖,一眼就看到眼鏡的製造已經成型,正在做最後的鏡腿拋光打磨工序,明眼人都知道這已經是一副成品眼鏡,隻要再加上眼鏡盒包裝好,這就妥妥的可以上市銷售啊!
聽到巷子有人來,抬頭一看:“喲,你倒來的很是時候啊,那就趕快過來看看,先這眼鏡做工如何,我才剛做出來,大致和進口蛤蟆鏡也差不了多少,完全可以投入到市場銷售,價格應該不會比同類眼鏡低。”
把剛完成最後一道工序的眼鏡遞給汪正國,老張又把之前帶來的正品蛤蟆鏡拿出來做對比,兩者單是從外觀上看,幾乎可以算大體相同,之間已經不存在太大的差距。
國內潮流青年此時還分不清蛤蟆鏡的高中低檔,隻要是屬於蛤蟆鏡的範疇,潮流青年都能一視同仁,這樣就能夠讓人放心不少,畢竟現在生產的蛤蟆鏡不可能完全複刻進口,當前也沒那樣的技術水平,所以細節上還是有些不一樣。
目光再看到眼鏡腿內側,赫然衝印著“張記”兩個蠅頭字,不用想都知道,這是老張出品眼鏡才有的身份標識,光看這字體就是一種古樸之感襲來,絕對是有些年頭和曆史積累,自己倒是可以試著用這個作為自家眼鏡的品牌。
“張記?這牌子倒是不錯,張老爺子您是打算把這個拿出來供我們的眼鏡使用?”
一家眼鏡廠品牌塑造,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現在打出張記牌子就不錯,名字聽起來古樸、上口,到時候把眼鏡拿出去銷售,還可以打著某港的幌子招搖撞騙,畢竟“張記”兩個字是繁體,拿出去忽悠也不會有漏洞。
老張沒有汪正國想的那麼多,在他看來,自己生產的眼鏡打上自己張記牌子是必須,至於以後會把“張記”發展成什麼樣,他就真的管不了,隻能盡人事知命。
反正現在這牌子也沒什麼太大的意義了,若是能夠借此機會,重新樹立起“張記”的雄風,他也不介意把這個老牌子轉給汪正國。
“你盡管拿去用就行了,又不是什麼在市場上有號召力的老字號,不過是我一時心血而已,以後這些眼鏡生產出來,你就算全都打著張記的牌子銷售,我也是無所謂。”
......
一直跟在身後,老老實實站在一邊的七個學徒,在震驚中也算是明白些什麼了,見操作台前兩人手裏擺弄的眼鏡,以及對話所透露出的信息,明顯是要讓自己一行人學著裝配蛤蟆鏡啊。
大家都是些十六七歲的年輕人,平時又不上班,隻能通過各種娛樂消遣來打發時間,對於《大西洋底來的人》這部火了半邊的科幻電視劇,那是早就看了不下五六遍,蛤蟆鏡這種裝逼把妹神器更是各種口水,沒想到今還親眼看到了實物。
自己今後的工作應該就是負責裝配這種眼鏡,這擺明是要準備大規模生產,是不是意味著自己也有可能擁有一副這種高逼格神器?突然覺得,這次好像還真來對了,就衝著蛤蟆鏡,不要錢他們也做啊!
七人眼饞流口水的時候,汪正國也向老張介紹著自己這次招來的學徒:“老爺子,現在你也來看看,這些是我從蜀都所家屬子弟篩選出來的學徒苗子,人品都還不錯,我也是從在蜀都所長大,對家屬區形形色色的人都了解,所以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