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攪了半分鍾,看原液已經徹底染色均勻,這才心翼翼的停止攪拌,提醒模具方麵做最後的檢測。
“好了,我看這次的顏色應該差不多,你讓讓,我把它倒進去模具裏麵,感覺這次肯定能成,雖然前兩次染出來的顏色太深,但至少證明我們的原液染色技術路線是沒問題的,染色還是很均勻,也不會掉色和變色。”
用坩堝鉗夾著散發著高溫的坩堝,將已經染色完畢的PA材料原液倒進做好的模具裏麵,熔化的原液量是計算好的,剛好夠六塊鏡片所需。倒完之後才把坩堝心地放在一邊,準備進行最後的清洗,PA是一種很典型的樹脂類材料,常溫下凝固之後會黏在坩堝內壁,並不太好處理,所以要及時清洗。
這些都是實驗室操作的基本要求,早就已經能熟練的操作完成,也等到清理完成之後,實際模具裏麵的染色PA鏡片也已經完成了冷卻,樹脂材料的冷卻凝固速度通常都是很快,這一點倒不用擔心。
負責模具操作的劉三石已經心地打開了第一組模具,裏麵剛好是一副鏡片,左右各一塊,取出來的鏡片已經擺在了操作台上。戴上手套拿起一片,這才驚喜地發現,這次鏡片的透光效果已經可以接受,再一看鏡片的顏色,一種淡淡的紅色就像是飄在鏡片上一般,簡直美的無可挑剔,無法形容。
“成了,成了!正國,咱這還真的成了,這次鏡片效果就非常不錯,既有外表要求的紅色飄在鏡片上,又能滿足基本的透光要求,就是不知道正品蛤蟆鏡的顏色到底是什麼深淺,要是能夠有正品的話,我們就能對比著繼續優化染料比例。”
盡管鏡片已經做出來,還勉強算是能夠滿足使用要求,但人總是不知足,劉三石總想著還能不能再優化一下比例,從而實現更加科學合理的色彩深度,而現在已經定型投入銷售的正品蛤蟆鏡,自然就是很好的參考對象。
清理了試驗器具,聽到新鏡片能夠滿足使用要求,這也是兩三步就來到操作台旁邊,戴上手套之後拿起另外一塊鏡片,看外表確實已經很不錯,紅色感覺也剛好合適。
當然,也有可能因為現在是晚上,光線都是燈光提供的原因,所以會有一定的色彩偏差,但想來就算有偏差,應該也不會太大,都暫時可以接受,畢竟這隻是初步試驗品。
仔細端詳之後,又把鏡片放在眼前作眼鏡狀,通過鏡片可以看到周圍都有點紅紅的感覺,但並不太嚴重,完全可以接受,隻是不知道戴久了之後會有什麼感覺,這個還需要後續不斷地測試。
“不錯,我看這鏡片應該也暫時能夠滿足我做樣品的要求,後續詳細的配比方案,我們再慢慢來細化。三石,你趕快把另外兩幅鏡片也取出來,我們抓緊時間,再做兩坩堝的樣品出來,過幾我就去找人裝配上,到時候肯定給你整一副試試,走出去絕對拉風。”
鏡片大致已經能夠滿足要求,再做兩坩堝的鏡片就一共是九副,綜合考慮鏡片出模報廢率、清邊報廢率、鍍膜報廢率之後,實驗室狀態下能有五六副成品鏡片就算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