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打定了先開始墨鏡的製作,那麼除開鏡片和鍍膜技術以外,其它的染色、眼鏡裝配等方麵,還需要汪正國自己想辦法解決。
為此,第一站就選擇了先尋找蜀都精益眼鏡的技術人員,主動出擊是必須,問題是現在汪正國也不清楚八十年代的精益眼鏡到底是不是在三十年後的地方。
沒辦法的情況下,隻能先選擇找人多打聽一下,找一找眼睛使用頻率最高的消費者谘詢,文總師的愛人張姨就是一個可以給出線索的人。
“張姨,有問題想問一下,就是您眼鏡是在哪裏配的?是不是咱們蜀都的精益眼睛那邊,我現在需要調查這方麵的資料,所以第一個先找您來谘詢一下。”
一大早剛打算出門上班,就遇到汪正國跑來問自己的眼鏡在哪裏配,張姨有些搞不懂什麼情況,下意識以為是汪正國眼睛近視了,這可把她嚇了一跳。
連忙放下手頭的東西,仔細看了看汪正國的眼睛,似乎也並不像患了近視的樣子:“我看你應該也沒有近視吧?整沒事兒找那東西幹啥。不過我這眼鏡可不是精益那邊配的,是咱們所附近的一個老眼鏡匠做的,都已經十多年了,一直都是這樣過來,這眼鏡用起來還不錯,所以就一直在那邊配。”
沒想到居然是老手藝匠配的眼鏡,這下就有些麻煩了,看來自己還要另外找人打聽精益眼鏡才行,或者先試一試這個老手藝匠,就是不知道行不行,如果隻是裝配技術的話,倒是要求不高。
“老手藝匠人的話,似乎現在已經很少有自己單獨幹的眼鏡匠,他這是有什麼其它原因嗎?”
汪正國要找的是技術人才,若是這位老匠人各方麵沒有什麼特殊原因,也能夠滿足要求的話,倒可以試著用用,招攬這種老匠人又要比去挖大單位的牆腳簡單很多。畢竟這時候能夠在國營眼鏡店做技術活,那也算是鐵飯碗了,一般人還真不見得會放棄。
眼看還這真的認真起來,倒是對汪正國這個問題重視起來,正準備上班的張姨看了看時間:“走吧,我們路上邊走邊,待會兒我順便帶你過去就行,正好也離我們所並不遠,單位很多人都是在那裏配的眼鏡。”
能帶自己去現場看看,這樣自是再好不過,也跟著一起就往樓下走,一邊還聽著對那位老眼鏡匠的介紹,咋一聽起來還真有些傳奇色彩。
“老張這人以前是幹什麼的,我倒是不太清楚,好像他也從來不,但肯定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大概是咱們所建立起來之後的第二年吧,他才開始在我們這片兒做眼鏡行當。不過那時候政策原因,他也不敢收錢,隻是收一些糧食什麼的,再加上政府好像也要給他補貼一點,他這些年就是這樣過來的。”
果然是傳奇人物的背景,是聽到這介紹就知道肯定是經曆過大風大浪,想通了之後找地方隱居起來,沒想到今倒是讓汪正國遇到,真是有趣。老張,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代號。
“這人雖然很有故事,感覺也是神神秘秘,但他的技術確實沒的,要不然咱們所裏的人也不會都在他那配眼鏡,你知道我們這一行用眼嚴重,所以對眼鏡還是很挑剔。不過現在他好像年齡挺大,做眼鏡也沒有之前利索,也不知道還能做的了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