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近在眼前的123廠(1 / 2)

第一次試著探了探工作的問題,自然是並沒有太好結果,關於汪正國到底能不能留在蜀都所工作,這一點他自己也不清楚,甚至有些迷茫了,看的出來,遠在帝都的兩位家長對自己工作影響還是很大。

要八十年代大學生分配什麼的,實際上也並不是沒有漏洞,首先就是特權子弟這些,他們完全可以由家裏進行操作,以此來確定自己到哪裏工作,隻不過就看家裏願不願意動用這方麵的資源而已。

其次,若是本人在大學期間表現不錯,同學校領導之間關係可以的話,私下多溝通溝通,在就業方向上實際上也能有一定的選擇範圍。比如,再過幾年之後,蜀都所未來的掌門人,那位就是輾轉了各種關係,最後才確定到蜀都所,實際上他在一開始,分配的單位可不是什麼好地方。

至於最後一種嘛,那就比較極端了,這屬於是完全抗命不去單位報到的範疇,而這樣做的前提是已經聯係好,有大型國有單位確定要接收你,而且必須是有很大規模的單位,這種情況下就算沒有戶籍,到了單位之後,它也能直接給你把戶口重新做一個掛在單位上。

沒錯,八十年的大型國有單位就是如此牛逼,他們自成一個方圓,若是要想安排一個人進單位,隻有麻煩與否的問題,但絕對不存在能不能的法,除非是那種有重大特殊問題,又自然是另當別論。

所以,對於汪正國而言,工作問題真不用太擔心,他隻需要考慮該如何平衡來自各方的需求,最後才是到單位之後如何報到接收.....

一款飛機的設計非常龐雜,一家設計所也要分成很多係統科室,各科室又負責不同的工作任務,這次汪正國涉及到座艙蓋方麵的問題,按照陳所長的指點,還是很容易就找到了這位成主任。

入眼看到的是一位中年人,大概和劉教授的年紀差不多,在所裏也算是老一輩,早年的汪正國沒怎麼和他打交道,但也算是認識,這次找到了人之後,很快就步入正題。

隨著汪正國把事件的始末一一道來,對方也是越來越有興趣了,聽到最後,甚至還把鼻梁上架著的眼鏡取了下來,有些感慨地看了這副跟隨他多年的眼鏡,從那中間深凹下去的鏡片來看,這明顯屬於是重度近視的級別。

拿起眼鏡布擦了擦鏡片,之後也幹脆地放在桌上,似乎並沒有再帶上的打算,直接就這樣同汪正國起來。

“就你的這個,我看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先材料問題,我們國內目前的航空級樹脂透光材料,確實絕大部分都是用PA材料製作的,你們要打算用這東西來代替傳統的矽酸鹽玻璃光學鏡片,材料思路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看這個項目大有可為。特別是你用PA做眼鏡的鏡片,我這一想就知道絕對是近視患者的福音,你沒近視不知道,矽酸鹽材料製作的玻璃片眼鏡得有多重,戴久了是真的很累!”

這個不用多,汪正國自己又不是沒有體會過,而且這位成主任的情況,他也大致看了一下:重度近視,直接導致眼球在眼框中內凹,特別是在取下眼鏡之後再看,甚至有些讓人覺得觸目驚心,鼻梁上的印記明顯就是鏡框支撐點長時間受力的壓迫所留下,這些都是近視患者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