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大肆擴張(1 / 2)

(各位看書的新老朋友,本書現在就有資格登上新書榜了,還望各位朋友助蒹葭一臂之力,殺上新書榜,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本書。)

對於李明豹的思路,李光新顯然是樂見其成。本來這燒烤攤的主意,就是李明豹出的,而現在李明豹更是有做大做強的想法,李光新自然不會反對。

既然統一了思想,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很多。要擴張,並且不能在擴張的時候把底盤給崩潰掉,那麼原先比較鬆散的管理方式,就必須要正規化。

首先,李記燒烤這個牌子,就得正規起來,至少也要在工商登記一下,弄成一個連鎖公司,在香港想要開個公司那是相當簡單的事情,幾百塊港幣就能弄得相當不錯。燒烤攤又不需要弄辦公室一類的東西,所有的東西都在於攤點上。

而管理上麵,本來這事兒就是李明豹在負責的,但李明豹卻把自己的大哥李明耀給拉了出來。大哥在才華上麵,能夠甩李明豹幾條街,之前僅僅管理一個李記茶餐廳,絕對是大材小用的典範,而李記茶餐廳經營到現在,其實也根本就沒有什麼好管理的東西,就算是三哥四哥這樣隻會打打殺殺的人,也能把茶餐廳弄好,就更別說即便李明耀被挖出來,還會有大媽和父親操持,根本就用不著擔心。

李明豹相信在大哥的管理下,燒烤攤這樣的小意思,絕對會被大哥弄得井井有條。而公司這些東西畢竟是虛的,想要一下子鋪下那麼大的攤子,原材料的供應上麵,就得有充足的保證。燒烤串的工作,就不能像之前一個月那樣,由李家自己人兼職,真要那麼做,茶餐廳就不用開了,算上本來就有的一家燒烤攤,再有十家分店,總共十一家燒烤攤的材料用量,就必須要有專人來做,好在李家最不缺乏的就是人手,壓根用不著叔伯們出麵,嬸子們來個五六個,就完全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

而原材料方麵,李明耀被李明豹挖過來之後,就立即開始做這個工作,以前僅僅是一般的商販就能夠提供茶餐廳和燒烤攤的用量,而現在多了那麼多銷售渠道以後,之前的渠道就不太適合了,好在香港這地方隻要有錢,很少有事情辦不到,李光耀僅僅花了一天的時間,就把新的合同給擬定好了,由於李家材料用量非常大,李明耀甚至簽訂了一個非常優惠的合約。

至於定製標識,打造新的燒烤架,更是沒有費多少功夫。最為重要的分店新的攤點談判,也沒有花費多少力氣,李明耀僅僅是把自己的三弟和四弟拉過去走了一圈,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再加上李明耀本身的出價就不算低,軟硬兼施下,就沒有談不下來的業務。

在這期間,李明豹的任務就是請出那些原本生活並不是那麼如意的叔伯,然後分組傳授燒烤店需要解決的問題,一個星期之內,在原先李記門口的夜檔沒有任何耽誤的情況下,就把新開的十家店需要培訓的人員全都培訓完畢。接下來,就需要乘著李記燒烤生意火爆的這陣風,把燒烤的市場給打出來。

從李記燒烤開始經營的四月初,到現在準備大肆擴張,李明豹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把一個原本在港島完全沒有的項目,做到了一定的高度,即便是香港生活快節奏,李明豹的擴張也能算得上是典範。

而在五月八號這天晚上,香港最為繁華的幾個夜市當中,李記燒烤這個牌匾,都算是撐起來了。雖然其他十家店都是新開的,但由於有了第一家店開店的經驗,其他十家店開得是有條不紊,每一個新開的店麵,都配有兩個燒烤師傅,五個上菜的夥計,一個算賬的收銀。即便是再火爆的地方,也能很快的就把客人需要的東西上好。這樣的人員配置,絕對吸取了第一家店鋪開業時準備不充分的教訓。

而李明豹也相當的無恥,把之前胡亂吹噓的東西堂而皇之的寫在了李記燒烤的招牌上麵,富豪的佳肴,平民的價格。雖然李明豹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香港到底有哪個富豪會喜歡吃燒烤,但並不妨礙他拿這話來打廣告,反正他又沒有指名道姓的說是哪個富豪喜歡吃燒烤,也不會真有哪個大佬看這樣的招牌不順眼。

而李明豹的這個廣告,也確實很有市場,之前那些香港其他地方的人或許聽說過燒烤這東西,但並沒有真跑道銅鑼灣去吃過,而現在這樣的燒烤攤,又恰好開到了他們的家門口,要再不去吃一下,好像也說不過去。於是新開的十家燒烤攤,秉承著第一家燒烤攤火爆的生意,都過得相當的不錯。

等到第二天開始統計第一天的銷售額的時候,那亮眼的銷售額,差點沒有刺瞎李光新和楊青的雙眼。十一家燒烤攤,第一天的銷售額居然達到了兩萬的高度。要知道,燒烤的成本在大規模的采購下,又有了很大的縮減,僅僅隻算材料,而不算人工,燒烤的毛利潤基本上能達到百分之七十左右,也就是說,材料錢才占成本的百分之三十,而這還是在材料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換成錢來說,兩萬的銷售額,材料的錢才隻有六千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