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這個謎終於被解開了。他在他的自傳中是這麼說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而是把目標定在40多公裏外終點線上的那麵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時就疲憊不堪了,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感悟:在現實中,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離我們較遠。確切地說,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倦怠而失敗。在人生的旅途中,稍微具有一點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許會少許多懊悔和惋惜。
3)法蘭克與斯特福的故事
有一個失魂落魄的年輕人,每隔兩天就要到教堂祈禱,他的禱告詞每次幾乎相同。
第一次到教堂時,他跪在聖殿內虔誠低語:“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份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幾天後,他垂頭喪氣地來到教堂,同樣跪下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我願意更謙卑地服從您。”
他就這樣,每隔幾天就到教堂來做著同樣的祈禱,如此周而複始。
到了最後一次,他跪著:“我的上帝,為何您不聽我的禱告呢?讓我中彩吧,哪怕就一次,我願意終身信奉您。”
這時,聖壇上空發出一陣莊嚴的聲音:“我一直在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是心動的時候多,行動的時候少,把希望放在今天,而總把行動留在了明天。夢想著成功,卻沒有付諸行動。而真正的成功者,則是把行動放在現在,把希望放在未來。
20世紀70年代,美國有一個叫法蘭克的年輕人,由於家境貧困,他去了芝加哥尋求出路。
在繁華的芝加哥轉了幾圈後,法蘭克沒有找到一個能夠容身的處所,於是便買了把鞋刷給別人擦皮鞋。
半年後,他用微薄的積蓄租了一間小店,邊賣雪糕邊擦鞋。誰知道雪糕的生意越做越好,後來他幹脆不擦皮鞋了,專門賣雪糕。
如今,法蘭克的“天使冰王”雪糕已擁有全美70%以上的市場,在全球有60多個國家超過4000多家的專賣店。
巧的是,有一個叫斯特福的年輕人,與法蘭克幾乎同時到達芝加哥。斯特福的父親是一位富有的農場主,斯特福上了大學,還讀了研究生。就在法蘭克給別人擦皮鞋的時候,斯特福住在芝加哥最豪華的酒店裏進行市場調查,耗資數十萬。經過一年的周密調查,斯特福得出的結論是:賣雪糕一定很有市場。當斯特福把結果告訴父親時,遭到了強烈反對而沒有付諸行動。
後來,又經過一番精確調查後,自己還是覺得賣雪糕的生意好做。一年後,他終於說服了父親,準備打造雪糕店。而此時,法蘭克的雪糕店已經遍布全美,最終無功而返。
感悟與分享:在職場這個大舞台上,想成就一番偉業的人多如過江之鯽,而結果往往是如第五章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決策與行動計劃165願者不足一二,平庸者十之八九。這裏除了機遇、膽略、資金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大多數人一直處於思考、夢想、遲疑狀態,從而習慣性地推延行動。在猶豫中,錯過了良機。隻有少數人,不僅有思考的能力,而且還是積極行動的巨人。行動孕育著成功,行動也許會不成功,但不行動,永遠不能成功。不管夢想是大是小,目標是高是低,從現在開始積極行動起來,緊緊抓住行動這根弦,才能彈出職場美妙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