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決策與行動計劃(3)(3 / 3)

執行(Implement):按照短期計劃,每天進步一點點,達到一定的熟練度或找到一些技巧後,可以逐漸提高任務的難度與標準,嚐試不斷衝破你的舒適區。

反思(Reflect):經常思考行動的執行過程,提煉心得與經驗,會讓你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做得更好,效率更高。

反饋(Seekfeedback):尋求他人的反饋與幫助,不要永遠一個人摸索。要知道,一個人總是存在或大或小的盲點。多與人溝通交流,借助他人的“慧眼”幫你發現更深的問題。

延續(Transfer):將你的經驗與心得不斷轉移到下一個步驟,成功貴在堅持。當正確行動已形成習慣,成功可能就像慣性一樣接踵而至。

3)改變阻礙行動的習慣

有位專家做過一個試驗,把6隻蜜蜂和6隻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結果發現,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直到力竭倒斃或餓死;而所有的蒼蠅會在不到兩分鍾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口逃之夭夭。也許蜜蜂以為,出口必然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它們不停地重複著這種看似合乎邏輯的行為。蒼蠅四下亂飛,結果卻誤打誤撞,發現出口並因此獲得自由。這些頭腦簡單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竟然順利得救。

這個實驗表明了習慣性思維和行為對於成功的阻礙。

行動起來常常並不像想象的那麼簡單——因為人不可能預期所有的問題,不可能總是掌握著所有的動向,尤其是一些突發事件。如果外界條件發生改變,或者現實出乎常規思維以外,而自己還墨守成規的話,就可能陷入盲點,陷入一種看似僵化的局麵,而這往往是由於舊有的習慣性思維和行為造成的。所以,要積極改變那些綁縛自己的壞習慣,或者已經不適應當前局麵的老習慣。人類95%的行為是習慣,習慣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因為它的潛移默化作用,自己有時候甚至渾然不覺。它不知不覺中影響品德,暴露本性,左右成功。但是沒有改變不了的習慣,隻有不怎麼想改的習慣。如果一意孤行,像實驗中的蜜蜂那樣重複一個導致錯誤的習慣,那麼縱然每天都在“行動”,但可能行動是無效的,或者是缺乏效率的。

好習慣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成功是靠正確的行動而成,好的習慣也是從行動中建立的。行動有助於知識、技巧的增長,這些增長又進而促進行動,如此良性循環,建立起新的習慣模式。

4)行動度量——TAR度量方法

Time——時間:確定你行動計劃的時間段和你要有效度量的時間段。

Action——行動:按照計劃的要求你做了沒有,做了打鉤或塗黑確認。

Result——結果:如果你行動了,覺得結果如何?滿意還是不滿意?也可以用具體結果或數字來反映。

建議在未來的一個月內每天對自己完成的事情加以讚揚;在未來的半年內,每個月對自己月目標的執行完成情況予以讚揚;在未來的一年內,回顧自己所達成的目標,同時指出興奮期、疲勞期、寂寞期、收獲期,並且感謝自己的堅持和努力。讚揚和感謝要針對具體的事情,越具體越好,還可以給自己獎勵,如送自己一份禮物,請自己吃一頓大餐。

下麵以具體案例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