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洗(1 / 2)

“至少現在,還不是每個人都為了利益。”

高繼衝拒絕了要對商司清洗的建議。

呂岩不再堅持,不過他一直用詢問的眼光看著這個皺著眉頭的小王爺。

“奚常不理解,但是他選擇了忠誠。其實人都有私心,這個無法阻止。所以我們在蒙學教孩子們要有公心和公德。公德和私心並不是完全相融。因為公德其實也是私心在照顧到群體的時候的一種妥協。如果他們不肯妥協,隻能退出群體。所以把他們趕出去就好。”

呂岩道:“王爺,商司有一部分人已經涉及到了機密。這部分人出去後,很可能去荊襄或者去海州。海州,墨班子野心勃勃,他手裏的人對紡織機還是能夠製造和安裝。李弘冀默認他這麼做。再有,一直以來,都是人才流入渤海,而這次很可能會是第一次人才從我們這裏流失。”

“商司的人不會接觸到核心的機密。這些人私心太重,到什麼地方都是禍害。工匠中,研究所的人要守好。其它的人,終究隻是普及知識的程度,如果發現問題,趕走就好。軍隊中要按軍法處置。”

高繼衝這就劃了一條線,軍隊和研究所如果有異心,那就要見血了。

商司的事情旗幟很早就在暗衛的監視當中,因為在渤海郡,基本上是一個封閉的環境。可是商司不同,他與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曾經是各國密探最集中的地方,這方麵是呂岩親自安排人員盯著的。

其他部門有沒有?肯定有,但是被封閉在境內。渤海的教育可以說是從蒙學到掃盲班,再到培訓班,到各學院。幾乎涵蓋了整個人群。高繼衝一直在各地方,各學院走。新的觀念和知識衝擊得這些有點文化的人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到什麼私心雜念。

短時間內,新鮮感還沒有丟失,所以問題還不大。

商司的問題,是在高繼衝堅持了商司下麵各種工人的權利的情況下,才使矛盾激化。商人,嚴格來說那些憑靠自己用車馬托運貨物,異地銷售的人,算不上商人,他們隻是吃一點辛苦飯而已。隻有擁有了很多雇工,通過壓榨這些雇工而獲取利益的才叫商人,他們壓榨的還不隻有手下的雇工,還有原材料供應者,這多半的工匠和農民。他們還欺騙消費者。而當渤海境內的這些農民,工人都沒有辦法在欺騙和壓榨的時候。商人在渤海就無法生存。商司的人退化成為了管理者。

當高繼衝把鐵路和水路控製在手裏,直接把商人們的利潤擠薄。於是才有了這次事件。

商司的清理是奚常主動進行了,道不同不相為謀,他把有意見的人趕出了登州。

呂岩想的是,這些人出去之後,會泄露太多秘密,所以要在半路截殺掉。

高繼衝當然不同意。

“殺他們是不自信的表現,會給留下來的人形成困擾。到底是我們是不是錯了。也會給人一種錯覺,那就是隨便帶出去一點技術就會讓我們承受巨大的損失。”

白氏皺著眉頭:“難道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