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宗城內
原廣宗城縣令宅院的一間屋子裏,張角麵色蒼白地躺在床塌上,床榻旁的爐中升起嫋嫋青煙,一旁是麵露哀色的張梁張寶張燕三人。
從一個小小的采藥郎到一名遊方道士,再從一名遊方道士成為領導百萬農民起義的大良賢師,最後戰敗,奄奄一息地躺在床榻上,張角這一生經曆得太多太多了。
張角沒想到就因為唐周的告密導致起義準備不足,就因為準備不足被官軍奮力圍剿,現在別說他已經油盡燈枯,哪怕是正值壯年麵對這樣的局麵恐怕也無力回天。
強撐著向張梁三人將囑托說完,張角便雙眼一閉,右手垂落在床榻邊,咽了最後一口氣。
這個掀起東漢滅亡帷幕的梟雄,終於在董卓與盧植聯軍的打擊下病死在了廣宗。
與張梁想的不一樣,張角沒有把黃巾軍的領導權交給他的義子張燕,而是交給了張梁本人。
張燕也出奇地平靜接受了這件事。
張角死後,三人並沒有立即將張角的遺體安葬,反而將張角病亡的消息封鎖起來。
張梁甚至找來了一個身形酷似張角的人穿張角的裝飾來頂替張角,目的就是為了穩住局麵。
他們現在已經被困在廣宗城內,若是大良賢師張角病亡的消息傳出去,到時候局麵肯定會瞬間崩潰。
這就是以教派為形勢造反的最大的隱患,一旦被神化的領導者死去,那麼信徒們便會失去信仰,失去戰鬥意誌,再加上死亡的恐懼下,軍隊將會不堪一擊。
漢軍營中
董卓與盧植聯軍一路進軍,最終將張角圍在廣宗城。
盧植決定包圍住廣宗縣城後,挖掘壕溝,製造攻城器械,斷絕黃巾水糧待時機成熟後在大舉攻城。
因為現在廣宗城內可不止張角的四萬潰兵,還有無數攜卷的黃巾民眾,男女老幼加起來足足有三四十萬人。
這三四十萬人如果用來野戰,盧植等人自然不懼,但是如果用來守城的話哪怕盧植再多一倍的兵力也難以攻下廣宗。
盧植的計策在戰法上無疑是最明智的方法,但是董卓卻不讚成。
“盧將軍此計甚妙,然耗日良久,恐日久生變。”董卓踱步沉思道。
“況且斷水絕糧之計,若是廣宗城內盡是黃巾軍士卒,那還還說。但城中亦有無數老弱婦孺,大部分都是受黃巾之禍的無辜百姓,此計有傷天和。”
董卓的擔心並無道理。
如果按照盧植的計策,攻破廣宗城是肯定的,也就是時間上的問題。但是圍城之後,黃巾軍缺少糧草,在餓極了的情況下,城中的老弱婦孺便會成為他們的口中糧。
曆史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董卓前麵所說的擔心出現變化其實都是借口,實際上就是不願意看到這種慘絕人寰的事情發生。
“董將軍此言差矣,城中是跟隨黃巾的逆賊,豈能因為他們而放棄這個殲滅張角的大好時機。董將軍且莫再說這種話,若是將軍這些話傳到了陛下耳中,將軍到時恐怕少不了被黃巾逆賊牽連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