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韓遂邊章全軍撤出了金城?”
得知消息的董卓第一時間驚訝地說道。
賈詡皺著眉頭點了點頭說:
“不錯,主公,韓遂邊章在袁滂被刺殺成功之後便全軍撤出金城,連在武威的殘餘軍隊也撤了回去。樊稠已經將武威收複。隻是不知韓遂邊章此舉是何意,難道是羌族有變,又或是韓遂邊章見勢不妙,後撤保存實力?”
聽了賈詡的猜測,董卓踱步思考了一會,隨即決定一方麵派人打探羌族內部消息,另一方麵先派兵占領金城,最後再作打算。
待真的不費一兵一卒,安然無恙地將金城接收之後,董卓終於才確定這次剿逆已經大獲全勝,韓遂邊章已經被趕出了漢境。
但是董卓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聯係整個作戰過程以及韓遂邊章莫名的舉動,董卓總覺得有一雙大手在推動著這一切。
一想到自己這十萬強軍被人如木偶一般操縱,繞是董卓心堅如鐵,也不由得有些緊張難安。
最後還是經過賈詡的提點董卓才從死結中解脫出來。
對啊,哪怕對方再如何陰險狡詐,智慧如妖。也不過是旁門左道,我有十萬大軍,觀大漢上下,又有誰的軍隊能夠與我的軍隊相比呢?董卓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不管這件事情的背後有何人,但局勢上對他來可以說是有利到了極點。
不提自己的聲威因為連續兩次大戰傳遍大漢各方,會引來多少文武人才相投。單說這次俘虜的士卒加上在金城本地招來的士卒就能夠大大增強自己的軍力。
至於這些人之中是否會有異心,董卓完全不擔心,除去一些在羌族拖家帶口的羌族士卒,在經過軍營中特定的思想教育之後,通俗一點就是經過一番洗腦之後,絕大多數人都會心生歸屬感。
即使一些小魚小蝦心有詭意,董卓也毫不在意,自己手下猛將如雲,他們是翻不出什麼風浪。
隻是不知劉宏會封賞自己什麼樣的官職,董卓想了想,無論封賞自己什麼官職,軍權是絕對不會放下的光靠張讓一人去朝廷活動把握不高,看來是時候將那個計劃提前進行了。
董卓眼中帶著一絲不忍,但還是決定咬牙對暗刺下了命令。
————————————
洛陽大殿上。
劉宏聽到朱儁上奏羌族已然退軍,韓遂邊章叛逆在金城武威盤踞的勢力都已經逐出,瞬間大喜過望,連續說了三個好字。
“陛下,蕩寇將軍此戰勞苦功高,應當給予厚賞,這樣一來則昭示天下有功之臣必有厚賜,眾人無不為陛下效死力,亦激勵在野之士為陛下效忠之心呐!”
張讓適時地站出來為董卓說了一番好話,這裏麵一方麵帶著與董卓交好的心,另一方麵就是董卓派人送給張讓的財物起了作用。
自從董卓搭上張讓這條線後,董卓便別無選擇,也無法再親近其他勢力的官員,不然首先饒不了他的就是張讓這個老太監。
“啟稟陛下,臣也以為蕩寇將軍董卓戰功卓著,應當重賞,為天下人之楷模。”位居武官第一的大將軍何進首先站出來附和說道。
聽到這話,劉宏訝異地看了何進一眼,好像對何進對待董卓的態度有些意外。
而出於與何進爭鬥多年的張讓則從中感受到了一絲陰謀的氣息,即使這番話沒有絲毫問題,但他敏銳的政治直覺告訴他何進絕對不會就那麼簡單。
再一看袁隗王允等人,聽到何進的話,袁隗王允等文官嘴角微微翹起,好似對何進所言早已明了與心。張讓心中更是感受到其中的陰謀氣息。
果然,何進在為董卓表功之後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