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想不到裏麵竟然這麼多的門道,多謝公台先生。”楚浩恭敬的向陳宮行了一禮。
“公子不必多謝,我也總不能在楚家吃白飯吧,這次公子去洛陽,公台願同往。”陳宮出言說道。
“如此甚好,那就有勞公台先生了。”楚浩高興的道。
陳宮擺擺手,表示這不算什麼。
“好,浩兒,你下午就可以去我們東萊郡的兵營裏麵報道,順便也好準備下。”楚正叮囑道。
“嗯,孩兒也有許多事情還需去做。”楚浩答道。
第二日,楚浩帶著太史慈和武安國來到了東萊郡城外的軍營。
剛到營門口,就聽見裏麵傳來的訓練聲音,在門口說明身份後,立刻有士卒帶領楚浩前往中軍帳。
進入營寨,就看見各部兵馬在指揮的帶領下,有條不紊的訓練,但楚浩隻看了一會兒就搖搖頭,笑而不語。
太史慈和武安國兩人倒是毫不吝惜他們讚賞的目光,看見楚浩在那微微的搖頭,二人都有些不解,出口向楚浩詢問道。
楚浩嗬嗬一笑,指著場中正在訓練的一隊人馬給二人看。隻見這隊人馬,人手一杆木槍,正在那跟著將領一板一眼的做著招式,個個汗流浹背,看的出很賣力氣。
太史慈和武安國二人不解,這些人並沒有偷懶呀,個個非常的賣力,而且招式也算正規,一般新兵都是這麼訓練的,於是二人的疑惑更加重了。
楚浩看他們二人疑惑的不解的樣子,也不打算再跟他們兜圈子。
“子義,安國,你們看他們訓練的樣子,外表看上去非常的賣力,好像訓練的非常辛苦似得。但你們有想過他們這麼做到底會有效果麼?”楚浩轉頭問向二人。
“請恕屬下二人愚笨,請主公賜教。”二人齊聲道。
“好,那我就問你們二人,你們覺得一個人一直舉著一把長槍對一個草人進行突刺攻擊有用,還是跟一個武林高手切磋一場來的作用大呢?”楚浩問道。
“肯定是跟武陵高手切磋來的作用大。”二人思考了一會再次說道。
“沒錯,他們現在就好比是那個舉著長槍不停的刺著稻草人的人,你們說這樣子會有作用麼?”楚浩說道。
“這……”二人似乎從來沒有想過這麼高深的問題。
“請主公賜教。”於是二人選擇聽下楚浩的意見。
“兵者,上陣打仗,無非就那麼幾個重要的條件。體魄,利器,士氣,此三者為戰鬥所必需。”楚浩語出驚人的說道。
“其一,何謂體魄?士兵,首先需要有超於常人的體格,這樣才能在戰場上與敵人拚殺,要知道在戰場上,生命是多麼的脆弱,沒有強橫的身體又怎能與敵人拚殺?”
“其二,利器,子義,我問你,如果我拿著一把百煉鋼刀,而你卻隻拿著一把木刀,就算我武藝差你許多,照樣會有一拚之力,同樣在戰場上更是如此,哪方的武器精良,哪方就會更占優勢。”
當楚浩說道這裏的時候,兩人就已經陷入了沉思。在古代的時候,兩方諸侯征戰,一向隻比雙方誰的人數更多,就證明哪方的實力更強,人名從來不會受到統治者的關心,也很少關心自己的部隊是否精良。
但從二十一世紀二來的楚浩就不一樣了,他知道在後世的特種部隊,所以更加知道精良部隊在戰爭中的作用,如果真的能訓練出一隻精良部隊,以少勝多根本不在話下。
“其三,士氣,這是自古以來都非常重要的一點,士氣的高低直接決定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如何,一隻士氣高漲的部隊,拚殺的時候會更加的勇敢,氣勢會更強,會比對方更不要命,而士氣低落的軍隊,可能早已經潰不成軍了。”楚浩深深的道。
說完這三點,太史慈和武安國已經用非常崇拜的目光看著楚浩了,這三點雖然看似平常,但絕對是戰場上的重中之重。或許有人想到過,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沒有比楚浩想的更加深入的人了。
要是軍隊都能滿足這三點,那絕對是一支精銳部隊,這點毋庸置疑。
“好,這位公子說的真好,在下深感佩服。”一道豪爽的聲音從遠處傳來,隻見一位將領在幾名士卒的陪同下前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