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北洋官兵軍紀廢弛,欠工資隻為償還賠銀(1 / 2)

戰爭一敗,翰林院傳出消息:朝廷欠水師的官兵軍餉好幾年了,沒發工資的水師官兵們用軍艦載客掙錢,利用豁免權從朝鮮等國走私貨物,這已經是朝野皆知了。就連水師提督丁汝昌每月八千兩紋銀的工資也發不出來,隻好在劉公島上蓋起商鋪對外出租,靠收取租金來維持日常的辦公開銷。當兵領餉,理之本然。海軍衙門上下對於北洋水師的走私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連北洋大臣李鴻章也是束手無策。這已經不是秘密。

福慶繼續說道:“一到晚上,北洋水師軍艦上值守的官兵人數不足一半,其他的官兵都在岸上過著快樂的“神仙”生活——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

沒有了軍餉作為保障,北洋的海軍官兵們更不想訓練操守,《北洋水師章程》形同一張廢紙。朝廷不發糧餉,不更新艦炮,沒有補足彈藥,類似的“小事”,隻是兵敗的冰山一角。朝廷裏帝後黨爭、君臣猜忌、上下內訌、派係林立、將官貪劣無能,軍隊臨敵渙散等等原因綜合加在一起,才是失敗的真正原因。

國有成知道又能如何,敗了就是敗了。

國有成承認失敗的現實,但和福清一樣的不甘心,他輕拍了一下桌子,義憤填膺地說道:“這還不都是那些洋人們弄得!從一八四零年以來,他們就沒有停止過欺負我們的腳步,今兒賠給這國銀子,明兒割給那國土地。我們老百姓,哪有一天好日子過?我也不嫌露醜,我也快四個月沒發工資了。”國有成輕歎一口氣。

福慶一拍大腿:“對,就是那些個洋人們,他們把咱大清白花花的銀子都搶了去。我們混成這種地步,都是他們造的孽。你看那大煙,隻要一沾上,就家破人亡,落得一個人財兩空的下場。”一邊說著,福慶的嘴裏噴出嚼碎的花生。洋人們可惡了,是他們奪走了大清百姓曾經的美好生活。

福慶抹了抹嘴,接著說道:“那些發著膻氣的洋人們,老遠就能聞到,我一看他們,就惡心的想吐。他們來買我的幹果,我就故意的貴上二三十個銅子兒,稱上我也不給夠,讓他們在京城裏作威作福!”

國有成搖搖頭:“你這不成,不能這樣。”

福慶有點著急:“有成哥,我發誓,咱隻對外國洋人們,咱大清的人來買,都是足斤足兩,不差一絲半豪。”

國有成:“對誰也是一樣,咱不能違了祖先的道。”

福慶著急:“對咱們的人,我發誓絕沒有缺斤短兩。你要不相信,我把稱拿來,當麵撅折了它。”

國有成不知道以何種方式告訴鄰:別人對我們怎麼樣?那些來買福慶的洋人們又沒有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不能如此的耍弄他們。孔夫子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