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建築布局四方四正,尤以皇宮的中軸線建築,體現的最為基準。皇宮中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自坐落於中軸線上的最南端的正陽門開始,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一直到最北端的神武門,全在一條直線上。依著這條直線,將一座城市劃成了東、西兩個城區。
北京外皇城出三座門右轉,不上北禦河橋,向東一拐便是東長安街。朝廷的中樞六部設在長安街上,順著皇宮外牆向西,便到了翰林院。
翰林院大門麵北而開。年前重新粉刷的鬥拱掛有黑漆金字鬥匾一塊,寓意吉祥的麒麟、祥雲圖案裝飾在匾額的邊框上,匾中間用漢文寫著——“翰林院”三個大字,滿文並列於漢字兩側,美其名曰:“滿漢合璧”。
門前台階兩旁各放一隻漢白玉石獅。獅子的外形呈金字塔形,遠遠望去,氣勢雄偉。左邊的是雄獅,雄獅獅頭頂著一頭螺旋狀的卷毛,卷毛排列的疏密而又整齊,臉上掛著卷雲紋式的雙眉,雙目圓睜雄視前方,它張嘴露牙,似在咆哮。雄獅的前腿長著甲片狀麒麟紋,肢爪強勁有利,五指爪指尖銳,獅尾向裏甩成卷花的形狀。雄獅的外貌不但威武,身上的服裝也透著威嚴。它身披瓔珞盤結錦帶,胸前的綬帶雕花精美,前掛鑾鈴,肩掛纓穗。雄獅昂首挺胸,右前爪下一個綬帶纏繞的繡球,張大嘴巴好似怒吼,令人不寒而栗。
右邊的雌獅獅頭轉向內側,稍稍低了頭,張大嘴吧,卻眯著雙眼,露出雌性的溫柔。它腳下逗弄著的幼獅個頭略小,頑皮的仰麵朝天,小獅子眼眉都略向上挑,口含雌獅的爪尖,好似回應母親的慈愛。
獅子造型優美生動,單論雄獅,寓意著一統寰宇;隻說雌獅,象征著人才昌盛。一家三口加起來,就擔負著鎮守翰林院,辟邪驅惡的職責。一家三口穩穩地坐在團花束腰須彌座上,須彌座的底部是山形紋幾案式基座。
拾階而上,門前兩旁的楠木柱上掛著藍底金字對聯一副:“儀鳳祥麟遊集盛金書玉宇職司勤”,蒼勁有力的行書書法,向每一位進入此門的人宣示著:此處是代表朝廷官方學術文化中心和國家文化的最高部門。
鳳凰、麒麟、金書、玉宇,哪一件不是玉帝天宮的神物?閱過對聯,仿佛身上洋溢著天宮神仙般得神采奕奕,全身每個毛孔無不向外散發著代表社會地位最高的文人精英的優越感。
翰林院是朝廷培育文官們的搖籃,也是國家集納高層次文化學者的場所,有清一代有“非進士不入翰林”說法。在翰林院任職與曾經任職的人,統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
朝廷裏有名的大臣如張英、張廷玉、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都是翰林官出身。當了翰林,再做官,是文人士子們奮鬥終身的夢想。成為皇帝禦筆欽點的“翰林”,那是光耀門楣的一件幸事。仿佛人們隻要跨過大門門檻,就離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理想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