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下來,小王在A廠混熟了,也摸清了A廠的底細。A廠並不是沒有錢,而是錢少債多,擔心給了幾家會引起更多的債主來上門討債。
了解到真實情況後,小王開始尋找突破口。
A廠廠區內高高掛起的廣播喇叭給了他靈感。小王發現,這個廣播喇叭每天中午都播出該市經濟廣播電台的《中午點歌》節目,A廠的幹部職工大多是這個節目的忠實聽眾。
中秋節到了,這天小王沒有到A廠“上班”。廠裏以為小王回家過節去了。
中午,A廠人照例邊吃邊聽起了《中午點歌》。一首歌過後,從廣播中傳出的是小王那有趣的“河北腔”。人人都放下手裏的筷子,想聽聽這個小王要說什麼。正在吃飯的陳廠長一下子停住了,他真擔心小王在廣播中亂說,損害A廠的聲譽。
小王動情地說:“今天是中秋節,每逢佳節倍思親,作為離家在外的‘遊子’,我也想家。但我並不孤獨,我來到這裏,得到了A廠幹部職工的很多幫助,在這裏我為他們點播一首《隻要你過得比我好》,以表達我對他們的祝福。”
《隻要你過得比我好》的歌聲響起來了,在A廠廠區內回蕩,深深地打動了A廠的每一個人……
第二天,到了上班時間小王準時地出現在A廠。小王成了新聞人物,認識的和不認識的都上前同他打招呼。收發員告訴小王陳廠長有請。
走進廠長辦公室,陳廠長含笑上前握住小王的手,連說對不起,讓他在外邊過節。陳廠長告訴小王,正巧廠裏收回一筆錢,他首先考慮的就是還小王的貨款。他已經同財務科打好招呼,小王現在就可以去辦手續了。
來到財務科,對小王又是一路綠燈。
錢終於要回來了,小王長出了一口氣。
點歌成了小王要回錢的“催化劑”。因為他找到了A廠幹群感情的突破口。
救人討債法
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往往更有效果,比之虎著一張臉,逼門硬討債要好一些。但是,時機的把握卻是很關鍵的。
討款員老何受廠裏委派,來向紅光電器廠追討欠款。可是他來到這裏已經好長時間了。卻一分錢也沒有要回去。
老何很上火,盡管天天都坐到辦公室裏軟磨硬泡,可是人家也采取以柔治柔的辦法,任你吵破了天,人家還是笑臉相迎。老何實在沒有主意。
這天,老何又一早來到了紅光電器廠辦公室。現在,他除了采用這種辦法之外,再也沒有別的招數可想。
廠長老吳一看是老何,知道讓他抓住自己,準得纏上半天,於是,他一邊往外走一邊對老何說:“我要去開會,你們欠款的事等我回來再說吧。”
老何見吳廠長確實有事,隻得作罷。
吳廠長走後不久,電話鈴聲突然急驟地響了起來,辦公室主任小陳拿起話筒,就聽裏邊傳出急促的聲音:“喂,是辦公室嗎?請找一下吳廠長!”
“吳廠長開會走了。”
“哎呀,這下可糟了!”
“喂,你是哪兒,有什麼急事嗎?”
“我是醫院,你們吳廠長的兒子剛才在路口被汽車給撞了,正在醫院搶救,現在急需輸血。可是,我們醫院裏沒有他所需要的血漿,想請你們工廠幫助解決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