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1 / 3)

有一位熱衷於學問和著述的作家,他的性格非常優柔,再加上過於率真,因此在辛辛苦苦撰寫著述後,如看到與自己觀點相異的讀物,就忍不住讚歎說:“噢,原來還有另一套思考方式啊!”於是將自己的作品付之一炬。所以,他的作品從來不曾付梓問世。

過度掉落“鐵床陷阱”,將自己意見視為絕對,而強烈排斥他人意見,固然缺乏包容力。但像前述作家一樣,也太矯枉過正了。事實上,樸實是非常珍貴的特質。孩提時代,心靈如張白紙,全然地接納“這種想法”或“那種意見”,才得以培育出正確的觀點。長大成人後,則須具備不掉落“鐵床陷阱”的正確態度。在我們內心,須有堅定的信念,隻是不可過分執著。對於其他各種各類的看法應坦然地接觸,才能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煩惱的頭發

有一位中年男性,長了一頭濃密的黑發,這本是他值得高興的事。可是,最令他煩惱的不是工作,而是他的一頭烏黑的秀發。剪短的時候,他覺得留長發好看。好不容易頭發留到肩上,他覺得怪怪的,又去燙成卷發。過不了幾天,他又覺得還是剪短比較像個男人的樣子。一年365天,經常看到的情況是——隨著他的心意搖搖擺擺,他的頭發也跟著長長短短,反反複複了好幾次。

兩年過後,一位朋友忍不住問他:“老兄,你到底喜歡長發還是短發?”

他聳聳肩,說:“唉!不知道!我還在摸索呢!”

埋怨現狀永遠比提出建議簡單;破壞現狀永遠比建設未來容易。但是,問題永遠不會解決;不滿也永遠不會改善。人生,很多時候說“不知道!”可以代表謙虛;但是,對自己身上的事推說“不知道!”隻有兩種可能:一是不負責任;二是缺乏自信。

頭發愛留多長,是自己的事。工作該怎麼換,也要靠自己決定,這些和別人都沒有關係。不過,若是能早點拿定主意,弄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別人才能給予適當的配合或協助,自己也比較容易成功!

人生的休止符

一位老板如願以償地開了一家咖啡館之後,才真正體會到自己做老板的辛苦。光是全年無休的工作方式,就讓他嚐盡了“為了理想,失去自由”的滋味。

“何必這麼辛苦呢?每個星期休息一天吧。”朋友勸他。

可他有千百個理由:“店租很貴,一天不營業就等於成本相對地增加;附近商圈競爭激烈,一天不開店,生意就會被別人搶走……”

於是,這位老板日複一日地重複著同樣的動作:開店、打烊,歡喜、抱怨。

直到有一天他的忠實顧客開口跟他說:“老板,你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是不是工作太累了?應該休息一下或出去旅行。”

聽到“休息”和“旅行”,雖然他整個人像觸電般震動了一下,回應說:“是啊,是啊,你說得有道理。”心裏卻想:“你懂個什麼!每天做生意,損益都快不能打平了,還想休息?”

後來,生意越來越差,客人越來越少,他越來越焦慮。請教一位很有經驗的開店前輩,對方提出的建議,居然和那位顧客給他的忠告一樣:“休息一下,至少每個星期有半天暫停營業。”

“如果不營業時,有客人想來惠顧呢?”他問。

“如果他們真的很喜歡你的店,自然會配合你的營業時間來。”

“可是別人都全年無休啊?”他又問。

“是店麵全年無休,不是工作人員全年無休。等你生意穩定了,多請幾位人手來幫忙,人員就可以輪休,店麵全年無休。”

這次,他照做了,效果很神奇。一星期少了半天營業時間,業績並沒有往下滑,顧客反而都對他說:“老板的氣色看起來越來越好了。”

動聽的樂章,中間常有一兩個休止符,人生也是這樣,不可能不需要幾個休止符。休息,不一定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有時候,休息隻是為了讓你有機會轉身審視過去;有時候,休息就隻是為了休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