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而不見
小白兔慢慢長大後,覺得媽媽越來越不關心自己了。一次,小白兔和兔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小白兔轉身向外跑去。
走了很長路,它看到羊媽媽在前麵擺個麵攤,看到那香噴噴、熱騰騰的大碗麵,它才感覺到自己的肚子在抗議了。可是,它摸遍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慈祥而又和藹的羊媽媽看到小白兔可憐地在那邊,就問道:“小白兔,你是不是餓了呀?”“是的,可是我沒帶錢啊。”它帶著饑餓的目光盯著那麵條。
“看你餓的樣子,”羊媽媽熱心地招呼它,“孩子,坐下吧,吃我這碗麵吧,我不收你的錢。”
羊媽媽連忙問小白兔,怎麼跑到外麵來了。
“你是我最感激的人了。”它一邊擦著淚水,一邊說,“你是天下最好的媽媽。盡管我們不認識,而你就對我這麼好。哪像我媽媽,經常批評我,還罵我呢。”
羊媽媽聽了後,平靜地說道:“孩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
你想想看,我隻不過煮一碗麵條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這麼多年來你自己的媽媽給你做了多少飯,煮了多少碗麵條了,你怎麼不去感激她呀?”
小白兔聽了後,猛然愣住了。它飛似的向家中跑去。這時,媽媽正站在路口張望著,看到小白兔回來了,媽媽臉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孩子,飯都快涼了,趕快吃吧!”
人們常常對身邊熟悉的人的關懷視而不見,但對陌生人的小恩小惠卻感激萬分。我們在感恩曾幫助你的人的時候,更要真誠地感謝親人們看似平常的關愛。唯有這種心理,才會使自己時常有惜福的提醒,從而使自己更加珍惜親情。
再來一回
有個男人死後到天堂,那個地方有許多天使,還有許多像電視一樣的機器,天使請他坐下來,然後這些機器就開始放映他的一生。這個男人就這麼看著他的一生像電影一樣放映著,但是他發現機器隻要放映到他逃避一些事情時,畫麵就停格,於是一部部機器停格在他第一次惹爹媽生氣卻不敢道歉,他傾家蕩產愛一個女孩卻不敢表達,他為人父親時,不敢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愛,等等。
終於,他的一生放完了。
天使們一陣討論之後告訴他:你在這一生中缺乏了愛與勇氣,所以,我們要請你重回人間,把愛與勇氣學會之後,再回到這裏來。畫麵一轉,這個人又出生在人間,重新學習愛與勇氣。
這部電影告訴人們,如果此生沒學會原諒,那麼就得來生再學;如果此生學不會勇敢麵對,那麼得來生再學。可是,在現實中,我們為什麼不在這一生中就學好這兩件事呢?鼓起勇氣,去麵對我們該麵對的生活,此生不悔。
放棄最後一句
夫妻倆又吵了起來。
丈夫:“聽你講話就像是一個白癡。”
太太:“你難道不曉得隻有這樣,你才會懂?”
“拿去洗衣店的襯衫拿回來了嗎?”丈夫問。
“我是你的什麼人,女傭嗎?”妻子回答。
“當然不是,”他頂了回去,“如果是女傭的話,至少應該懂得怎樣洗衣服。”
我們經常掉進一個陷阱,就是爭論必有輸贏,在所有的爭吵事件中,大家都堅持自己的觀念,將之視為金科玉律,不肯退讓。人們常說的所謂“禮讓”,就是不管自己有沒有“禮”
(理),別人都要“讓”。更重要的是雙方都不願意放棄說“最後一句話”。似乎誰說了最後一句話,不管有理無理,誰就是勝利者,以致爭吵不休。
懸崖上的花
有位台灣女作家曾講過一個故事,故事中的老公是學理科的,她當初喜歡他,是因為他的穩重,依靠在他的肩上有暖暖的踏實的感覺。三年的戀愛,兩年的婚姻,如今她已倦了。當初的喜歡,是現在厭倦的根源,她是個感性的小女人,敏感、細膩,渴望浪漫。而他,卻天性不善於製造浪漫,木訥到讓她感受不到愛的氣息。
有一天,她終於鼓起勇氣說:“我們分開吧。”他問:“為什麼?”她說:“倦了,就不需要理由了。”整整一個晚上,他隻抽煙不說話。她的心越來越涼,“連挽留都不會表達的男人,他能給我什麼樣的快樂?”
終於,他問:“怎麼做你才可以改變?”人說秉性難改,她說:“我已經不對你抱什麼希望了。”
望著他的眼睛,她又慢慢地說:“回答一個問題,如果你答的使我滿意就可以。比如,我非常喜歡懸崖上的一朵花,而你去摘的結果是百分之百的死亡,你會不會摘給我?”他說:“明天早晨告訴你答案好嗎?”她的心又灰暗了下去。
早晨醒來,他已經不在,隻有一張寫滿字的紙壓在溫熱的牛奶杯子下。看過第一次,就讓她涼透了。“親愛的,我不會去摘,但請讓我陳述不去摘的理由:你隻會用電腦打字,卻總把程序弄得一塌糊塗,然後對著鍵盤哭,我要留著手指給你整理程序;你出門總是忘記帶鑰匙,我要留著雙腳跑回來給你開門;酷愛旅遊的你在自己的城市都常常迷路,我要留著眼睛給你帶路;每月‘老朋友’光臨時你總是全身冰涼,還肚子疼,我要留著掌心溫暖你的小腹;你不愛出門,我擔心你會患上自閉症,留著嘴巴驅趕你的寂寞;你總是盯著電腦,眼睛給糟蹋得不太好了,我要好好活著,等你老了,給你修剪指甲,幫你拔掉讓你懊惱的白發,拉著你的手,在海邊享受美好的陽光和柔軟的沙灘,告訴你一朵花的顏色,像你青春的臉……所以,在我不能確定有人比我更愛你以前,我不想去摘那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