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徹底醒悟了,媽媽我記住了!”聽了母親這一席語重心長的話,漂亮女孩似乎明白了許多道理,從此改變了自己愛與同學發脾氣的壞習慣。
出口傷人,就好比在用刀子割別人的身體,今後無論傷口愈合得多好,那創傷都會永遠存在的。要知道,一個人在精神上遭受他人口頭傷害時,與肉體上受到的傷害並無兩樣,甚至前者比後者所造成的傷害更嚴重。
國王和三個兒子
從前,有個國王有三個兒子,他很疼愛他們。“他們三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但把王位傳給誰呢?”在臨死前,國王對此事一直拿不定主意。
最後,他想了一個點子,來考考他們三個。
“孩兒們,假如我以後去世了,你們將如何表達對父王的愛啊?”國王問。
“我要把父親的功德製成帽子,讓全國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頭上。”大兒子說。
“我要把父親的功德製成鞋子,讓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在支撐著他們。”二兒子說。
三兒子半天也沒有回答出來,在父親的一直催促下,他說:
“我隻想把您當作一位平凡的父親,永遠放在我的心裏。”
“這就是最好的回答啊!”國王深有感觸地說。
很明顯,國王把王位傳給了三兒子。
愛在哪裏?在海枯石爛的誓言中嗎?在轟轟烈烈的激情中嗎?不。不在動人的話語裏,也不在頭上,也不在腳下,隻在心中,在我們時刻關愛他人的細小行動中。
刺蝟
一隻小刺蝟剛剛會走路,便外出遊蕩去了。
路上,看到它那鋒利刺兒,就連老虎和獅子也望而生畏。
它感到洋洋得意,認為自己是天地中最偉大的動物了。
有一天,它遇到一堆雜石,刺蝟見它還不讓路,便衝上前去,傲慢地說:“醜陋的怪物,你為什麼不向我這偉大的動物敬禮呢?”
可是,石頭對它竟然視而不見,小刺蝟惱羞成怒,用力滾到石頭下邊並刺去,結果全身的刺都被折斷了,變成了狐狸的一頓美餐。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要生存,就必須掌握一些本領,但更重要的是在掌握本領之後,能夠保持平常的心態。得意忘形,隻能品嚐到更加苦澀的果子。
杯蓋中的秘密
據說某一超市新購進一批高檔杯子,樣式新穎,色調勻稱,超市經理相信它們一定能成為一批搶手貨。
可是,事與願違。一周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購買的顧客卻很少。看到這麼漂亮的杯子,許多顧客先是一陣驚喜,但當拿到手仔細看過之後,均搖搖頭,放下杯子走開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杯子質量是一流的,價位也很合理啊,為什麼顧客們無動於衷呢?”經理百思不得其解,就去求教一位市場營銷家。
營銷家拿起杯子,細細看過之後,便叫經理馬上派人把這批杯子上的蓋子全部取走,但杯子仍放在櫃台上原價出售。
奇怪的事發生了:10天後,這批杯子被搶購一空。
“杯蓋子沒有了,為什麼銷量卻直線上升呢?”經理感到納悶。
“這批杯子,杯身設計新穎、做工精細,但它們的蓋子卻有一處缺陷,顧客們想買下杯子,卻又總覺得吃了虧。如今蓋子一去,它們又成為了一批完美的杯子。”營銷家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許多人想得到完美的結局,不是來自對完美的追求。由於刻意追求完美,我們不能容忍缺陷的存在,結果,經常一點小小的缺陷,就可能遮蔽住我們審美的眼睛,使我們的目光滯留在缺陷上,而忽略了周圍其他的美好之處,以致錯過了許多美好的東西。在這個充滿選擇的世界裏,不少人往往不知如何去突破僵局。在追求完美的曆程中,拋棄這個觀念吧,你就可以為自己修一條更好的通往完美的道路!
兩個貓洞
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曾經養過兩隻貓:一隻大貓和一隻小貓。在留貓洞的時候,他在門上留了兩個大小不一樣的洞。
有一次,有一位哲學家來拜訪他,看了後不禁感到奇怪:
“你留一個洞就行了,何必多此一舉呢?”
牛頓說:“我是想,讓大貓走大洞,小貓走小洞啊。”
“哦,你的本意是好的,可你觀察一下,是不是這麼回事呢?”哲學家問。
等客人走後,牛頓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貓並不按他的設計辦事,小貓有時也來往於大貓洞,並非絕對通行特意給它留的小貓洞。牛頓感到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