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成功致富的故事創出了賺錢的民間傳奇。人類嶄新的可能性就在眼前:大家都有致富的機會。這種機會以前從來沒有過,結果很多人的求富夢想被緊緊包在現實原則中。但現在這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事情,雖然實際上隻有少數的人有些幸運,致富的遠景卻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改變了他們思想的目標和方法。

在大都市的商業中心,金錢變成崇拜的目標,正如在每一種宗教裏,拜神很快成為一種儀式而消失了原有的意義。賺錢在非常高尚的形式下,它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舉動。

但財富也不能通過欺騙他人而獲得。當一個人欺騙他人時,他必然會麵對懲罰:一個人由於處在某種不利的環境中一時撒謊,是可以諒解的,但是蓄意欺騙他人的人則不會有希望,他遲早會自食其果,喪失尊嚴、信譽直至喪失自由。心虛是騙子的一大疾病。當一個人決定欺騙別人時,通常都沒有考慮到以後將受到罪惡感的折磨。

一個欺騙別人的人會感到既負罪又羞恥,在他們多得到一分金錢時,他們就多損失了一分人格。他們的錢袋固然有所增益,卻失去了人格和信念,成為墮落的衣冠禽獸。

欺騙行為終究是要失敗的。所以即使從利害這方麵打算,誠實也是一種最好的策略。沒有私心、不為利動的名譽和價值,要比從欺騙中得來的利益大過千倍。

一個人到神父那裏懺悔:“我有罪。‘二戰’期間,我把一個富有的猶太人藏在我的地窖裏,每月向他收一大筆保護費。”

神父說:“是呀,這的確是罪過,可是已經過了這麼多年……”

“問題就在這兒,”這個人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沒告訴他,戰爭已經結束了。”

這裏還有另一則關於不勞而獲的故事:一個人來到智者麵前向他訴苦,說有人騙了他。

智者問他:“那麼他做了什麼呢?”

這個人說:“他能夠把任何一種金屬變成金子。他做給我看了,我親眼看見了事情的發生。然後他說我應該把我所有的金子帶來,他將使它變成10倍的金子。所以我集中了我所有的金銀首飾,而他拿著這些逃走了。他騙了我。”

智者告訴這個人:“是你的貪婪騙了你。不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你是貪婪的,而貪婪是愚蠢的。你希望你的金銀首飾變成10倍多,那個念頭騙了你,那個人隻不過是利用了這個機會,如此而已。你是真正的問題。如果他不騙你,別人也會把你給騙了。”

所以,是誰在騙不是問題。如果有人騙你,這顯示出你有某種傾向希望受騙;如果某人能夠對你撒謊,這意味著你和謊言有某種親和力。一個真實的人是不可能受騙的,一個生活在真實中的人是不可能成為說謊者的犧牲品的。隻有一個說謊者才會被另一個說謊者欺騙,否則沒有可能性。

賺錢的欲望人人都有,當然無可厚非。可是有些人專想不勞而獲,這種念頭過於天真。

在報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人被騙子騙走財物的報道,這些人被騙雖然可憐,然而其被騙的動機——想不勞而獲——卻又很可鄙。這些人若不存貪欲之心,又怎能令騙子乘機得逞呢?

所以有人說,想不勞而獲的人,隻要有利可圖,就連對魔鬼都願以上賓招待。雖然金錢的魔力很大——可使鬼推磨,但這種“鬼”卻有點惹不得,它會害得人一蹶不振。所以,想賺錢的人還是要確定自己的著眼點,憑自己的力量去求取,這會讓錢來得令人心安理得些。這是猶太商人重要的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