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逢紀高幹(1 / 2)

用完晚飯,袁譚先是吩咐袁宇帶著親衛們回去休息,順便知會趙雲一聲,又和袁紹聊了起來,“父親,不知此次你帶了多少兵馬過來?帶上了哪些文臣武將?”

袁紹搖了搖頭:“我這次共帶了兩萬五千人馬,其中兩萬弓步,五千騎兵——說是五千騎兵,其中還有近半是騎馬的步兵。兩萬五千人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隻是問題在於其中曆經戰事的老卒不過萬餘人,冀州各地的兵馬主要掌握在刺史韓馥的手中,渤海雖然兵源充足,但一時還是難以成軍啊。原袁紹的部眾,謀士我帶來了逢紀,四庭柱中我帶來了顏良文醜,命高覽留守渤海,至於張郃,現在應該在冀州某處任職呢。”

“這…”袁譚輕輕敲著桌案,真正能一戰的士卒還是太少啊,事實上會盟的群雄中除了韓馥劉岱這些大州實權刺史,其他人大多也是新兵居多,而握有重兵的諸侯又各懷心思不願出力,如此一來,直接攻打汜水關怕是不太可能了.

“如此來看,怕是隻能犧牲一下孫堅部,放任袁術壓住他的糧草供給,將華雄引出來,殲滅其主力,再行攻城了,否則一旦華雄覺得事不可為,死守汜水關,那事情就難辦了。父親您對此怎麼看?”

袁譚低頭端起軍用的大水碗輕輕抿著,卻將目光放在了袁紹的臉色上,而今二人來到亂世,父親會怎麼看待這種用後世價值觀來看頗不道義的事情?

“哈哈,”袁紹爽朗一笑,道:“我兒也太小看為父了吧,為父難道是那種迂腐的道學先生嘛?我們來到了亂世,一切都要以亂世的標準來,隻要我們最後能夠做的比其他諸侯都好,能帶領著國家、百姓走上更好的道路,就算過程中用盡陰損的招數又算什麼?”

“看來我父有明主之姿啊!”袁譚心中也極為高興,說真的,他還真怕萬一和父親的三觀產生衝突該怎麼辦,既然袁紹能支持他那再好不過了。

“哈哈,什麼明主之姿,你小子,還拍我馬屁。好了,時候不早了,也該休息了,今晚你就留在這兒睡吧。”二人談笑了一陣,便洗漱了一番,抵足臥下。躺在床鋪上的袁譚望著帳篷頂,默默規劃著父子二人將來的道路,也不知什麼時候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袁譚正和袁紹吃著早飯,就見帳外一身文士打扮的逢紀和袁譚的表兄高幹聯袂而至,“主公!少將軍!”二人恭敬的見禮,袁紹袁譚連忙放下碗筷,袁紹笑道:“元圖,元才,可用過早飯了?”

逢紀摸了摸自己的兩撇小胡子,笑道:“我等皆用過飯了,聽聞主公與少將軍父子相聚,我等特來拜見。”袁譚本來看著逢紀完全不符合自己名士打扮的小動作感覺頗為滑稽,聽聞這話連忙起身,笑道:“久聞元圖先生乃當初大將軍何進為襄國難而征辟的智謀之士,後隨我父赴任渤海,將渤海郡治理的井井有條,實乃我父之臂膀,而今方得一見啊。”

逢紀忙忙地衝著袁譚拱手作揖,:“少將軍言重了,紀得蒙主公信任,敢不效微薄之力?久聞少將軍威震北疆,今日一見,果然少年英雄啊!”

“哈哈,好了好了,你們倆呀就不要這麼客氣了!”袁紹撚著胡須,笑眯眯地說道,

“就是就是,要我說啊,你們倆一位是北疆猛將,一位是國之賢士,都是主公的得力下屬,就好比主公的左膀右臂啊!”濃眉大眼的高幹也跟著笑哈哈地說道。袁譚聞言深深地望了一眼高幹,笑道:“元才表兄,確是好久不見啊,如今也做了將軍了,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