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晉商衰敗的原因與轉軌的遲緩(2)(1 / 3)

總之,在山西商人與西方商人的競爭中,山西商人是防禦一方,西方商人是進攻一方。由於在資產規模、組織能力、技術水平、物流能力等方麵均弱於西方商人,所以山西商人在競爭中吃敗仗,節節敗退是正常的。有人可能會說,假若僅僅因為這些正常的經營原因失敗,晉商也不會覺得有多麼怨,問題是在晉商衰敗的過程中,戰爭、內亂這些非經營因素起的作用太大,直接導致了晉商的垮台。我認為,這正是全球化浪潮的進一步發展,要求以現代工商業(建立在機器工業基礎上)取代傳統工商業(建立在手工勞動基礎上),要求以遠洋運輸來聯係世界各地,從而打破了過去各大洲之間相互孤立的狀態的產物。換言之,戰爭、內亂等,本身就是全球化的產物,是科學技術發展要求重新建立國內、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必然結果,晉商正是在技術、管理落後以及戰爭、內亂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才走向衰敗的,換言之,戰爭、內亂以及技術、管理的落後正是全球化借以淘汰傳統商幫的要素。和西方列強比較,清政府確實是夠無能的。但這裏有一個問題,難道清政府不希望成功抵禦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使天下穩定、有序嗎?問題的關鍵在於,正像建立在手工勞動基礎上的晉商無力抵禦西方商人的進攻一樣,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上的清政府也無力與建立在發達商品經濟基礎上的西方列強抗衡,它也不得不向西方資本主義學習,以增強自己的競爭實力。從洋務運動、戊戌維新、晚清新政等,都反映了清政府內部相當一批官員的向西方學習的態度,這也是西方資本主義將一切落後民族,不論願意還是不願意,納入到世界市場的行列中來的反映。隻是由於清政府在學習西方方麵的主動性不夠,不能滿足日益變化的國內各階層民眾的需要,因而逐漸失去信任,最終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

二、晉商轉軌的遲緩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裏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這段話告訴我們,在近代中國巨大的社會變化麵前,晉商要生存下去,必須按照西方資產階級經濟自由主義的要求來改變自己。具體一點來說,就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消費者的需求在變化,競爭者進入的門檻在降低,麵對這種消費者需求、競爭對手增加、競爭優勢動態變化的環境,晉商至少必須在如下方麵改變自己:

一是從產業鏈的全部環節向生產加工環節退卻,這主要是就茶業而言的。在一個行業發展的初期,由於社會分工不細,不得不自己掌控所有資源,晉商之采取采購、加工、銷售一條龍策略,就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在行業發展、社會分工細化、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與其還由自己掌控所有資源,倒不如各自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而將某些環節的業務外包出去。當前學術界討論非常熱烈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來的。不少服裝廠、化妝品廠,隻做產品開發、品牌開發,而將生產業務承包出去或租別人某條生產線,就屬於此類。我認為,隨著晉商對茶葉采購壟斷權的喪失,其在物流上的優勢也必將很快丟失,這是因為,西方所以能打開中國的國門,靠的就是先進的技術,包括交通、通訊技術。先進的交通、通訊技術將改變現在物流的一切,而使依靠傳統物流為生的人喪失生計。例如,運河流域傳統商業城市的衰落就與海運替代河運有關;太平天國革命所以在廣西地區率先爆發,也是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物流路線,造成成千上萬人的失業和無家可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