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周湯是一個老宅男,內心一點不老,在某些方麵挺前衛。看到網友關於中國與日本宅男的一種觀點十分認同。中國宅男和日本宅男之間,唯一在行為上的不同就是他們能夠聽懂每一句av的台詞,而不必像我們這樣聽著“一酷,kimoji和哈呀酷”一頭霧水急著按快進。中國宅男有“三寶”:去大保健力勸妓女從良;搞異地戀多喝水早睡覺;論女神別被壞人操啦!
鄰居與同事私底下把嘴巴輕佻,脾性怪癖的周湯叫鰥夫、老不正經,兒子周洋則叫他中國好爸爸。
數年前老婆患癌,不到35歲撒手離逝,這十幾年,直到46歲提早從教師戰線退休,告別多年史學課堂,一直未娶,始終圍著兒子轉。做一手好菜,從內蒙手扒肉,到魯粵川蘇菜,最好吃是家傳的地道東北菜烹兔肉,絕對當之無虧的中國好爸爸。
兒子周洋也爭氣,從小刻苦用功,始終學校成績優秀,畢業考上國內著名一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假期父子倆坐在飯桌吃烹兔肉談心,兒子說:專業育種。
育種?給誰育種?周湯怒火中燒,端飯碗大吃的周洋還振振有詞,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這個專業吃香。
工作沒倆月,領回家一個女漢子,糟糠臉蛋、幹黃發、胳膊肘粗壯,李花朵,蒙古族,您未來兒媳婦。李花朵會騎馬,放羊,催奶,配置一款蒙古草藥,牛馬羊聞到,馬上老實,奶量提高。
一個育一個擠,到是般配,周湯已經鬱悶。
他納悶兒,從小喜歡軍事、機械的兒子,怎麼會選上這個稀罕專業。這不能怪孩子媽走得早,這個好爸爸變成一個老宅男,脫離人群,思想守舊,兒子潛意識受到影響,思維與常人差異。
宅男是小日本的舶來品,指那些喜歡什麼二次元動漫的一群年輕人。對比之下,周湯認為自己是精典。老當益壯,有技藝,從周洋爺爺學到的瓦工木工技藝,在家裏家外就擺滿他那純手工製作的木工雕塑、樓台亭榭,加上通曉古今中外的博學知識,曆代人物雕像、十八般武器,完全就是一個宅男祖宗,怕是那群東洋鬼子還不知道他祖宗還是在中國。
就如許多父子關係,長大後的周洋與父親也存在思想代溝,經常因為家庭瑣事,鬧得不歡而散。為了不讓矛盾加深,父子倆人決定pk,父親大談古今中外曆史、建築工藝,兒子激論軍事理論、各類機械,倆人鬧起矛盾,要求先冷靜三分鍾,相互出題,輸得要服從贏的意見,贏得卻也假意讚同對方。
“今天你贏,三國不是夏周商,應該是魏蜀吳。”
“今天我輸,現代兵法48計,第三十計攻其一點,不是走為上。”
或許有人猜到,周湯已經步入中年人的年齡,跨過不惑界線,多少有些世故。其實,20年多前的周湯也曾意氣風發,曾設想,能夠大喊大叫地撒野瀟灑,任性地闖蕩世界,如兒子一樣自由找喜愛的專業,喜愛的工作,喜愛的女人。
曾經20歲周湯,真實情況卻是,踏踏實實每天夾起書本,趁著朦朧晨光亮點,在剛飄落雪痕路麵上前行。腳下踩著吱吱響雪塊,頭腦盤旋的想法是人到底為什麼活,學習目的就為了長大賺錢等等神秘深奧的哲學大道。
那些曆史課本,需要死記硬背,在考試後,完全可以拋到垃圾堆的記憶,夾雜他這些古板而無趣枯燥的理論,劃過頭腦,讓他嫻熟地用到曆史課本的某個事件裏。
意氣風發的周湯,誤入歧途,錯誤以為憑借孜孜不倦的刻苦讀書,翻遍書頁的每個段落語句,讀透別人看不懂的厚重書籍,再經受到別人未知的苦澀,被貶成孫子,再捧上天,最終能夠修成正果。
這正果,周湯定義為是旁觀者羨慕與崇拜,驚訝的攀附,花不盡用不完的金銀財富綾羅綢緞,還有朋友如雲、任性妄為的遊刃有餘。最關鍵是美女如群,如同鄰居小孩18歲就有十個女友,裏麵還有大他幾歲的漂亮女,懷了孕,半夜三更執著地去敲未成年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