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紛爭亂世 第一回:思宗即大統(1 / 2)

華夏數千年來,曆經千萬載,直至如今的大明王朝。

這大明乃是我國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國家,公元一六二七年八月,明熹宗朱由校之弟朱由檢受遺命於同月丁巳日繼承皇位,時年僅十八歲。

“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齊齊拜向這位年紀輕輕的皇帝。帝位上的那人明黃色的長袍上繡著滄海龍騰的圖案,袍角那洶湧的金色波濤下,衣袖被風帶著高高飄起,飛揚的長眉微挑,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閃爍著和煦的光彩,俊美的臉龐輝映著晨曦,帶著天神般的威儀和與身俱來的高貴。

“眾愛卿平身”朱由檢第一天臨朝上政,略帶激動顫抖的聲音說道。

“陛下,臣有事要報”一白須飄揚的老臣快步走出,高聲道。

“何事,說給朕聽聽”朱由檢臨聲而問。

“陛下,奸臣魏忠賢禍亂天下,幹擾朝政,理應當斬”朱由檢聽後,全身汗毛突然豎起,要知道這太監魏忠賢可是大權在握數十年的,這次朱由校駕崩,好容易才暫時回到自己手中,假如自己發話抓捕魏忠賢,恐怕這明朝的大權又要回到他的手中了。

這時,一旁聽政的魏忠賢忽然手中拂塵一動,喝道:“來人啊,將這老東西拖下去,一刀砍了”

“遵旨”門外忽然衝出幾個身著重甲的彪形大漢將那老臣活生生的拖出殿門去。那老臣剛想辯解幾句,銳利的尖刀已經插入他的脖子之中。

朱由檢一下子呆住了,魏忠賢輕輕一笑,道:“陛下,那老東西不聽話,我替您處決他了”“這...那...還得多謝...公公了”朱由檢是個聰明人,現在不到時候自然不可亂來,於是隻得順從。

魏忠賢轉身便走,一邊說道:“退朝”“是”滿朝眾臣幾乎都是魏忠賢的人,早在明熹宗朱由校在位的時候,忠心大明的臣子都被宦官魏忠賢弄得要麼自殺,要麼被殺,而明熹宗則是有名無實的皇帝了。

朱由檢被魏忠賢狠狠甩在身後,年紀輕輕的他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鏟除魏忠賢這奸佞之臣,還大明百姓一個太平日子。

朱由檢緩緩走出大門,他深深的明白,此時的自己勢單力薄,要跟樹大根深的魏忠賢抗衡還不到火候,所以,這段時間,他隻能向魏忠賢示弱。雖然這樣的招數很難騙過魏忠賢這隻老狐狸,但他隻能這樣,既然拚不過實力,就隻能拚時間了。

陝西米脂李家寨。

一顆巨樹屹立在寨前,樹枝四處伸展,枝繁葉茂。風過,葉落,零零散散的飄到地上。一年紀約莫十六七八的少年撿起一片,隨後淡淡說道:“大明朝就像這顆樹,雖大,但是遲早會被風慢慢吹散,隻要在猛然一推,必倒不可”

“可是誰會不自量力推倒這棵大樹呢?”少年旁一中年人問道。

“不,大明朝從成祖之後幾乎接下來的曆朝曆代帝王無一專心國事,而且前代熹宗的名存實亡,魏忠賢的佞舉,至使國庫空虛,軍隊渙散。就算朱由檢在勵精圖治,也緩解不了大明朝的毀滅,我李鴻基雖然一介草民,但一定也會有稱王的一天”少年李鴻基眼中閃過一抹淡光。

“嗯,為父看好你”那中年人點點頭,道。

“喂,過來,老大叫你去放羊了!”一個漢子走過來,高聲叫道。“是!”李鴻基歎了口氣,無奈隨那漢子走去。

“皇上,地方官員聯合求見。”一小太監從殿外走進來,奏道。“宣吧”朱由檢放下手中的奏折,反正這些奏折也沒多大用,重要的早就被魏忠賢批完了,哪裏輪得到自己?

“皇上萬歲”數名官員分成兩排有序的走進來。朱由檢手一抬:“免禮,說吧,什麼事”“皇上,西安府遭蝗災,百姓糧草全部被毀,請皇上下旨賑災”一名綠色朝服的官員上前奏道。

“皇上,河南府遭水災,河流偏離河道,百姓流離失所,請皇上下旨賑災”又一名官員上前說道。

“皇上,慶陽府遭旱災,百姓不僅莊稼被毀,更有人走不出慶陽便被渴死,請皇上下旨賑災”一官員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