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尾聲,結束了(1 / 1)

耶律濬的英年早逝讓原本穩定的遼國政壇走向發生了巨大轉折。耶律濬臨終前傳位於遼聖宗次子耶律宗真,史稱遼興宗。遼興宗的即位使遼國的政治改革趨於緩慢最終停止,遼國從此進入守成時代。曆經興宗、道宗兩朝,至天祚帝即位,遼國徹底走向衰落。公元1125年春,遼保大五年,遼天祚帝在逃亡西夏的途中在應州被金軍俘虜,遼國宣告滅亡。

耶律沅之孫耶律大石於公元1124年遼朝即將滅亡之際出奔可敦城稱王。

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文武百官的擁戴下,在葉密立城登基稱帝,號“菊兒汗”,突厥語意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漢尊號為“天佑皇帝”,改元“延慶”,建立西遼王朝。

隨後耶律大石向西域、漠北、中亞等地區擴張,建都於虎思斡魯朵。在公元1141年的卡特萬之戰,擊敗塞爾柱帝國聯軍後稱霸中亞,威名遠播至歐洲。突厥語和西方史籍稱之為哈剌契丹或喀喇契丹。高昌回鶻、西喀喇汗國、東喀喇汗國及花剌子模先後臣服於強盛期的西遼。

康國十年公元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在位二十年,廟號德宗。耶律大石死後,曆經感天太後蕭塔不煙、仁宗耶律夷列、承天太後耶律普速完三代執政後,到末帝耶律直魯古時期,由於長期對外戰爭,使西遼的國力走向衰落,最終被乃蠻王子屈出律篡國。公元1218年,西遼被蒙古帝國所滅。

西遼滅亡後,契丹貴族波剌黑前往波斯的克爾曼,於公元1224年建立起兒漫王朝,史稱“後西遼”,這也是契丹人在曆史上建立的最後一個政權。公元1259年,後西遼投降蒙古,被授予“庫魯汗”稱號。公元1306年,伊爾汗國兼並後西遼。公元1309年,西遼徹底滅亡。

契丹,這個崛起於草原之上稱雄於中國北方的強大民族,伴隨著曾經統治了長城以北的遼闊疆域,創造過無比輝煌的遼帝國的徹底覆滅,從此在曆史長河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