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的一天,天氣晴朗,整個城市到處彌漫著濃濃的年味。不過,這年味倒是需要你仔細去尋找的,並不是每一條街都是年意盎然。
江邊,是這個小城市比較繁華的地段,算是老城區了。雖然城市的中心近年來在逐漸地往裏發展,但老城區多年來的中心地位依舊是不能取代的。筱靜興致昂昂地從家中出發。她的家在江邊,如今如詩如畫的江邊。這幾年她算是親曆了這裏的每一個變化。今年是她大學裏的第一個寒假,她每次回家都能發現家鄉的不小變化。就像現在,她就是要去赴約。以往,想要選擇好的點都是往新城區跑。現在好了,政府都大力在改變老城區的形象,他們的同學聚會就選在了江邊的一家茶座。她也不用趕這去攔的士,可以慢悠悠地走去了。筱靜已經下得樓梯,往小區門口走去。半年沒回來了,出門的路上碰到以前相熟的叔叔阿姨和爺爺奶奶們都親切地尋味筱靜的近況。筱靜微笑地回答每一位鄰居的問題,並一一道別。她覺得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每個人臉上溫柔的笑容都讓她感到無比地溫暖與幸福。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小小的開心都會讓她感到幸福。想著想著,她不覺加快了腳步,因為她想著要去做另外一件幸福的事情。這也正是她要去赴的約。打心底裏高興起來,麵上也是洋溢著一臉的幸福。
在一間店麵門口駐足,抬眼看去:心銘茶座。“心銘?”筱靜微微皺了皺眉頭,“怎麼跟杜心銘的名字一樣啊?”卻也沒有多想,當時就提腳走了進去。她立馬就被茶座的裝飾風格所吸引了:從她這裏看去,盡是風格古樸的書架,雖擺有幾件今人仿做的古物,卻多數是種類齊全的書籍,讓他產生一種進了書店的錯覺。要不是進來之前看清楚了店名,確定自己沒有走錯,她還真想出門去再看看店名的。她打開手機,翻開杜心銘給她發的短信:明天上午9點在江邊心銘茶座3樓3189號包房裏同學聚會,我還叫了楊柳兒,你一定要來啊。再看一眼一樓的布置,在幾排書架後麵,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幾套紅木桌椅,上麵都整齊地擺放著整套的沏茶工具。繞著中心的一處山石景觀,倒也有幾分味道。現在是上午,冬日裏柔柔的陽光透過落地窗與置之其上的竹簾慵懶地躺在每一寸它能夠到達的地方。這看在筱靜眼裏卻也是十分歡喜的。滿懷興致得走向二樓,這裏的擺置與一樓的又有所不同,用屏風隔成一個個獨立的空間。每個獨立的空間裏不像一樓那樣是幾個人圍一個紅木桌的格局,而頗有一些像是古代的會客廳一樣的,由一些小的幾案和座椅組成的。現在看來,這個茶座還蠻好意思的。更是迫不及待地走向了三樓。三樓是一間一間的包廂,給人的感覺像是走進了賓館,唯一不同的是,這裏的每扇門都是古香古色的,還有類似安徽古民居裏的木雕,很是精美。仔細地看門牌號,來到杜心銘說的3189號包廂,按了門鈴,等待著裏麵的回應。過了一會兒,沒有人開門,筱靜又按了按門鈴,等了一會兒,還是沒有反應。翻開手機,現在是2點差一刻。雖然她是來早了,可杜心銘作為主辦人,應該早點來在這裏等著的啊。思前想後,還是決定給他打個電話。“嘟……嘟……喂,筱靜啊?”